以中国商用飞机研发之路为背景的原创话剧《追梦云天》今晚在上海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亮相。这部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王俭编剧、胡宗琪执导的原创现实题材舞台作品,带领观众走进神秘的“高、精、尖”行业——民航制造业,窥见中国民航人在圆梦路途上的苦与乐。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王一楠、韩秀一、贾景晖、佘晨光等参与演出。
努力实现大飞机国产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正如编剧王俭所说,“国产大飞机的诞生为强国梦添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透过话剧这个载体,展现十年磨一剑的意志和精神,是我们舞台工作者的致敬。”
大飞机产业对于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大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段漫长的追梦之旅,它汇聚了至少三代人的智慧和心力。《追梦云天》主要就是透过飞机设计工程师唐瑛的视角,展现老、中、青三代设计师、试飞员、试飞工程师、产业工人等不同岗位上的中国民航人的心路历程,反映出中国制造飞机的兴衰变迁和中国民航制造业的巨大变革。
这是他们脚踩大地,仰望天空的故事
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ARJ21-700飞机101架机成功首飞,实现了我国航线上国产喷气式客机零的突破。随即,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启动研制。2017年5月,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79分钟的飞行表现惊艳了世界,这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型客机能力国家的行列。
这十年里,浸润着无数人的艰辛付出,以及随时面对“不测”的勇气和担当。这其中就有ARJ21飞机副总设计师辛旭冬,“凌晨三点起床,四点进场。特别寒冷,环境温度在零下四十摄氏度,因为我们是航空人,为了国家的航空事业是要做点事情的。”
也有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的实验试飞处处长杨艳红,“回去几天就走了。孩子小,那时候才三四岁,他也舍不得我离开。他就说,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家玩?”
还有ARJ21首席试飞员赵鹏面对自己这个“高危职业”所流露的令人动容的“平常心”,“经过七天暴风雪的等待,我们现在从阿纳德尔机场起飞,准备去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之前七天,这个机场没有一架飞机落地,所以说我们还是很幸运。马上准备滑出。”就是这样一群航空工业的逐梦者,在漫长的岁月里从未停止过仰望天空,跨越了一次次失败与挫折,始终不改初心。
话剧《追梦云天》正是以副总设计师辛旭冬、实验试飞处处长杨艳红、首席试飞员赵鹏等这样一群“特殊的普通人”的真实故事为创作背景……讲述剧中的设计工程师唐瑛和她的伙伴们攻克一个个难关和障碍的故事。在他们身上,能看到激情与严谨的碰撞,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编剧王俭深入走进了中国民航人的生活,他写下了这群值得国人骄傲和憧憬的从业者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超越自我的阵痛,在《追梦云天》的戏尾,他们也将在各自心灵的跑道奋勇起飞,在精神天空的穿云破雾,这群中国民航人面对观众吐露心声:“我们追求的这项事业是美好的。”
打造具有可看性的行业故事、身边故事
中国商飞承担着的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技术项目,一个考验综合国力的项目。对于话剧而言,如何展现好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过程,也是一次从思想、艺术到制作的全方位考验。导演胡宗琪希望,让这部剧在情节集中的前提下,给观众看到更大的格局和场面。
由于民航制造业这个行业“高、精、尖”的属性以及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感,如何在作品表达中帮助观众跨越“硬知识”的障碍,更流畅地读懂作品和其中饱含的情感,是这部带有行业性质的舞台作品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主创团队也在艺术的呈现上做了不少尝试。
如该剧的舞美设计及多媒体设计黄楷夫、宋润洁,特别在舞台上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多面巨幅冰屏并半悬于空中,以与舞台平面呈斜面倾角,可以向观众实时展现主人公在大飞机研制试验过程中的技术探讨和争论。尽管如此设计为舞美呈现增加了技术难度,却能迅速将观众导入舞台剧的情节之中,力求将完美的舞台叙事展现在观众面前。
导演胡宗琪在艺术处理时不仅仅只采用写实主义的描摹与复制,而是在全剧的现实主义的基调上,注入表现主义的手段,努力使这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剧作更加具有现代性、时尚性。
《追梦云天》的音乐构想融合了具有科技感的电子音乐元素与丰富情感的交响元素。作曲石一岑一方面运用现代的音乐语汇表达剧中自主研发民用飞机时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又以交响化、复调化的音乐呈现,表达人物的情感关系与内心的交织。
剧照均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提供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