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迎来首演
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沪上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艺术创作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文艺创作划定了新时代新要求: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上海作为文化码头,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基因在这里交汇、传承、发扬光大。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上海艺术家在全面追求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的突破与创新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统计显示,至今年10月,上海所有演出场次已近三万场,比一年前大幅增长。令人关注的是,上海各大院团在原创新剧目上发力,成为带动这一轮舞台流光溢彩的重要源头。仅以正在进行中的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例,上海芭蕾舞团《闪闪的红星》、上海歌剧院《晨钟》、上海木偶剧团《最后一头战象》、上海交响乐团《创世秘符》、上海民族乐团《共同家园》、上海越剧院《素女与魃》等剧目,无一不是原创并首演。
上海京剧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出品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成为第一部进入商业院线的戏曲电影
点滴成绩、步步突破,都来自于结合上海文艺现状,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志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这座城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上海越剧院《素女与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用一句话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的重要论述,照亮了上海的舞台。
一张图纸:“一团一策”破解创作力瓶颈,“一团一精品”初现雏形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对照自身,上海文艺界展开了一场触动灵魂的自我拷问。上海文艺有过辉煌,也有过沉寂。人们一度看不到激动人心的原创新作,部分院团的人才队伍也面临青黄不接。
为突破文艺创作生产力的瓶颈,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上海从顶层设计入手,力推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这场改革涵盖了艺术实践的多个层面:既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也解决院团在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引进、演出场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更为各家院团根据各自艺术本体的特色制订规划创造了空间。而改革的目的一以贯之:激励原创,鼓励演出,培育人才。
可贵的是,“一团一策”这张图纸,始终在深化、细化中一步步完善着。这就是为什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上海出台的第一项改革举措即来自文化——“文创50条”发布,并亮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
演艺之都,既是好戏佳作的大码头,更应是精品力作的蓬勃源头。2018年初,上海印发《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了“五年百部精品”的创作目标。
如今,在上海各主要文艺院团,“一团一精品”初现雏形:
上海芭蕾舞团《闪闪的红星》首演后,专家评论,“上芭继《白毛女》之后全新的红色传家宝有了起点。”
《敦煌女儿》全国巡演,观众们给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如是反馈,“读懂了一位不平凡的中国当代女性,更读懂了一代代中国人对文化的坚守”。
上海歌剧院敲响《晨钟》,从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中获取灵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上海歌剧院《晨钟》
上海木偶剧团用一头三米高的“战象”同时挑战国内木偶制作和舞台制作的极限,震撼了观众,更震惊了国际行家。
上海木偶剧团《最后一头战象》
一份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为文艺创作蓄人才、育好戏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的德艺双馨文艺名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为人才蓄水,“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进行到了第四年。这些年,在该计划的托举中,上海歌舞团的朱洁静领着舞剧《朱鹮》振翅飞赴世界超过200场;上海芭蕾舞团的吴虎生,能在原创舞剧《哈姆雷特》《闪闪的红星》里接连挑大梁,也能在两部中型作品里展现编舞才华;上海京剧院则打开门,支持王珮瑜等优秀青年演员跨界,支持他们以开办个人工作室等方式弘扬京剧艺术。今年,该计划再次把专题研修班开进了红旗渠。17位青年文艺工作者重走这条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修建的“世界奇迹”,实地学习让青年创作者们更深刻体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不变的要义。
在“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的托举中,上海歌舞团的朱洁静领着舞剧《朱鹮》振翅飞赴世界超过200场
为好戏护航,上海每年都要修订“上海文艺创作重点选题推荐”,为全市的创作力量导航,更有多项专项资金,给予戏曲等专业领域的创作以更多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各文艺基金、文化奖项评选中,上海不仅端平民营与国有“一碗水”,甚至适度向民营力量倾斜。比如市文广影视局积极出台政策,通过扶持资金、政府采购、文化配送等方式对民营院团给予财政支持。得益于此,基层院团、民营院团作为一股重要创作力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舞台上。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大文艺创作,参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赢得了业界和市场齐声称道。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许村故事》《生命行歌》《星期日工程师》《小巷总理》等四部现实题材话剧,其原型都出自基层一线,其背后推手都不是市级国有院团。
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朱鹮》
田耘社班主赵松涛的话可以代表沪上250多家注册民营文艺院团的心声:“近年来,民营院团能发展壮大,与上海营造的文化生态密不可分,与上海大气包容的城市特质密不可分。”
英雄不问出处,只看艺术指标。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以此胸怀为文艺创作蓄人才、育好戏。因为这份胸怀,上海已形成市属院团、区属院团、民营院团为主的多梯次创作矩阵。同样因为这份胸怀,上海始终照顾好昨天的“台柱”,珍惜好今天的“台柱”,培养好明天的“台柱”。
人才活力迸发,这才有了上海舞台好戏连台。
一种探索:以时代精神赋能创作,借“双创”思维激活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年来,上海文艺工作者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不久前,3D昆剧电影《景阳钟》获颁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鹤奖”艺术贡献奖。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看来,这是世界舞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再致敬,亦是600年昆剧在21世纪活泼生长的极佳注脚。
3D昆剧电影《景阳钟》
事实上,戏曲电影俨然是上海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出的一张“上海文化”金名片。上海京剧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出品了3D全景声京剧电影三部曲《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如今,第四部《贞观盛世》已进入了制作。上海越剧院继3D越剧电影《西厢记》后,今年8月又迎来了4K越剧电影《双飞翼》开机;上海沪剧院的沪剧电影《雷雨》业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当然,传统文化要走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道,绝不只靠单一手段。上海各戏曲院团从自身剧种特点、生存环境出发,借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多种身姿来放大传统文化的魅力。沪剧艺术节、沪剧交响演唱会、曼妙花园会、沪语训练营等四大品牌活动,都是上海沪剧院打出的“双创”牌,以让传统与现代、乡土与摩登、舞台与生活,相互渗透;中国传统的木偶戏,常在小剧场里演出,但上海木偶剧团《最后一头战象》横空出世,在木偶技与艺的突破上,被各方评论“能在国际木偶发展史上留痕”。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样意味着对于西方优秀文化的借用与化用。交响乐是最早经由上海传到中国的西方艺术,上海交响乐团新推《创世秘符》,用外来艺术讲好中华文化之源的故事。歌剧同样舶来,《晨钟》糅合了评剧、梆子、豫剧等中国北方戏曲元素,对西洋歌剧完成了有效的本土化改造。
所有的创新举措连点成线再到面,逻辑清晰——紧紧抓住新时代这一文艺创作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让艺术与时代精神、文化需求、审美变化紧密结合起来。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上海的舞台创作中熠熠生辉。
一颗雄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作更大贡献
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一年来,上海文艺界努力书写着自己的答卷。
今年2月,上海民族乐团展开欧洲巡演,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八座城市上演《海上生民乐》,8000年的骨笛和3000年的古琴,向世界奏出中华文化的曼妙音符。有意思的是,这台音乐会成功“圈粉”,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因此主动为上海民族乐团谱写一整台民乐音乐会《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
今年2月,上海民族乐团展开欧洲巡演,在八座城市上演《海上生民乐》,8000年的骨笛和3000年的古琴,向世界奏出中华文化的曼妙音符
上海昆剧团在今年加快了主动传播的脚步。今年9月至12月,美国、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都将留下上昆“走出去”的轨迹。这是该团继去年的希腊、俄罗斯、阿尔巴尼亚和日本等国后,把中国的“百戏之祖”带往更广阔的世界。
上海昆剧团《琵琶记》
“中国作品,当代气质,国际表达”的创作理念同样存于上海交响乐团。不久前,北京太庙前的一场音乐会“轰动了整个乐坛”,上海交响乐团与世界第一古典音乐厂牌德意志唱片公司合作,以中国作品《良宵》拉开帷幕,奏响中国声音。仅三天,演出相关内容在全球网络总点击量已达7893万次。演出不仅留下了诸多“第一”,还强调了一个事实:上交是第一支签约德意志唱片公司并向全球发行唱片的中国乐团,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等世界顶级乐团共享发行渠道。
赢得世界顶级的发行渠道,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用“渐变”和“国际思维”来概括,“渐变”是指多年来不断“走出去”积累下的行业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国际思维”则从近年来上交打造的一系列文化品牌中能见一二。当他们带着享誉世界的大师文格洛夫随团巡演并奏响《梁祝》,当上交新年音乐会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表演者高度重合,当上海在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中制定规则、选择曲目,世界认可一个专业化、国际化中国乐团的同时,更认可了“上海文化”的平台能级。
置于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语境下,有份雄心逐渐凸显: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上海能够也理应作更大贡献。
作者:王彦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