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长假,上海大世界将全面启动“白相大世界 寻找城市记忆”主题活动,从10月1日起正式推出大型沉浸式城市记忆展演秀《遇见1978》和《百年大世界——图片实物征集展》两大展览,用近千件镌刻时代印记的景与物和朗朗上口的“竹枝词”与市民和游客一道回顾城市记忆。
《遇见1978》:“爷爷用过的,儿子见过的,孙子不知道的”
《遇见1978 》展演秀以40年来前上海人家的弄堂街巷、家庭生活、儿童时光,结合大世界非遗元素、艺术演绎剧场为场景,以曲艺形式朗朗上口的“竹枝词”娓娓道来。
从热水瓶、邮票、粮票等实物展示到衣织店、修鞋铺、传呼电话亭的场景再现,参观展览的同时宛若看一出沪上情景剧,家长里短里埋藏着最朴实的城市文化。
诞生于1952年8月,传呼电话亭是当时沟通的重要方式。电话亭一般设在弄堂口过街楼下,透过一扇小窗就能拿到放在搁板上的电话。那时的弄堂里经常传来熟悉的传呼电话叫唤声,从弄堂口直送后弄堂,住在一条弄堂里的人,似乎没有什么秘密,情同一家的温馨是弄堂生活也是当时上海的一道独到风景。
传呼电话亭边则是热闹的粮店,1961年,我国凭票供应的商品一度达到156种,小小一方票证,浸透着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游客将以粮票证为线索,参与互动体验。
吹糖人、捏泥人、糖画、烙画……展览中还有“手艺人”为参观者现场制作那个年代的特色“文创”。
"我认为最能反映40年来变化的还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物件。把那个年代的小记忆和小情怀放大,正是展览最动人的地方。”策展人顾文豪表示,“展览的物件都是爷爷用过的,儿子见过的,孙子不知道的,希望这次儿子能够带着孙子一起来看展览,重温儿时的时光。”
“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在七八十年代,上海人几乎每天都要换两三部公交车去上班,转弯的时候,像手风琴一样的折缝还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如果正巧站在中间的转盘上,整个人都会跟着转来转去。展览中特别还原了当时街头的“巨龙车”,向售票员“买”张票,就能坐在车位上浏览电子窗户展示的上海街景变迁。
《百年大世界——图片实物征集展》:回顾一个世纪市民文化生活变迁
从黄楚九的初创到30年代后黄金荣豪夺;从解放初期的游乐场到“上海市青年宫”;从1987年恢复“大世界”到20世纪初叶“大世界”停业改造……百年大世界开中国近代文化娱乐之先河,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折射出上海百年城市及市民文化生活的沿革变迁。
《百年大世界——图片实物征集陈列展》通过史料、实物、图片等,结合场景设计,多媒体融合展陈,重现老上海的人文风土,展现着一个世纪上海文化事业发展的轨迹,成为了解上海的窗口和城市记忆的文化客厅。同时“我与大世界”故事实物征集活动也将于10月1日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长假期间大世界演艺板块还将开设大世界人物快闪巡演、“多彩中国”歌舞秀、杂技魔术、川剧变脸、曲苑杂坛、九州百戏戏曲展演、经典小剧场等活动。
作者:王筱丽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