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近胖了!”
“回皇上,不重不威。”
这不是影视剧中的场景,而是在数字养心殿,观众模拟皇上“召见大臣”环节可能出现的对话。在这里,参观者还能自己批个奏折。日前,在上海历史博物馆推出的馆长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首讲嘉宾的身份亮相沪上。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他以故宫博物院为例解答了文博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一座博物馆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社会公众?又如何将有趣的历史信息与当代的人生活勾连对接?
故宫到底有多少“家底”?
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卢浮宫等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其到底有多少“家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单霁翔给出的答案是:一共1807558件套,有整有零。一般提到一家博物馆,都会列出它的“镇馆之宝”,而故宫却似乎很难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宝贝。单霁翔解释说,故宫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结构,“93.2%的文物都是国家珍贵文物,6.4%藏品为普通文物,资料留存仅0.4%,几乎件件是压箱底的宝贝。”
故宫的藏品分为231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数量巨大,比如5.3万幅绘画、7.5万件书法、2.8万件碑帖、16万件青铜器、3.2万件玉石器、36.7万件陶瓷、18万件织绣、上万件外国文物……然而,这些展品十分娇贵,不能经常拿出来展出,以一级书画为例,展出不能超过2个月,结束休息至少3年。而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文化升温,人们对博物馆展览的热情越来越高。比如,故宫博物院2017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举办期间曾引发了“故宫跑”。其中,北宋画家王希孟的画作《千里江山图》人气爆棚,不少观众为了早些一睹名画真容,等故宫一开门就“狂奔”抢着拿号,排队3小时后才能靠近画作观赏5分钟。
文物保护和百姓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化解?
文物保护和百姓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化解?在箭亭广场开幕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是故宫的一个有益尝试,张择端画笔下的北宋风物,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等多种高科技互动艺术,变得“触手可及”。
“虽然真品没有出现,但一系列新方法的运用,不仅保留了作品原本的美学价值,也能让更多观众了解到《清明上河图》何以为国宝。”单霁翔说。
事实上,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正努力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以及各项改革举措,使国家宝藏“活”起来,一改紫禁城过去的“高冷人设”。
比如,养心殿是故宫参观者最感兴趣的宫殿之一,但近年来处于“闭关修养”状态。为了满足公众需求,故宫博物院利用一系列科技手段建成了一座数字养心殿。通过互联网或VR设备,观众可进入这座养心殿,全方位鉴赏虚拟文物,参加互动变装等交互活动,甚至可以坐在虚拟龙椅上批阅奏折。在“召见大臣”环节,故宫博物院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让观众扮演皇上,与朝中大臣对话,过把“帝王瘾”。这些大臣的语言都是从历史档案典籍里选取出来的,可以回答500多个问题。
故宫生活的流浪猫也成了网红。据介绍,故宫有200多只流浪猫,博物院工作人员将它们逐一“收编在册”,为每只猫取了名字并悉心喂养。有了这些软萌的“喵星人”,不仅没有了鼠患之忧,故宫还以萌猫为IP,原创开发了玩具、水杯等系列衍生品,成为目前故宫众多文创产品中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
如何把线下千万观众变为在线亿万观众?
故宫博物院有很多“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收藏了世界上最丰富的中国文物藏品,而且是观众最多的博物馆。单霁翔透露,2002年,故宫的观众数量第一次超出700万。当时世界上观众最多的博物馆是法国卢浮宫。但到2012年,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数突破了1500万人,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一家每年要迎接1000万以上观众的博物馆。
如何把线下千万观众变为在线亿万观众?据统计,故宫官网去年访问量达到8.91亿人次,180多万件馆藏珍品全部实现了在线展示。数字地毯、数字书法、数字绘画、数字长卷、数字屏风、数字织绣、数字养心殿、数字御膳房、VR虚拟剧场等数字技术,为人们呈现身临其境的“数字故宫”。一系列故宫出品的APP也让这座文化宝库变得“触手可及”,如《韩熙载夜宴图APP》蕴藏着220个知识点,可以携带每一位触摸她的观众回到历史长河中;《每日故宫》这款应用,每天推送馆藏珍品知识,观众可以建立一个属于个人的掌上故宫博物院;参与故宫的微信和网站互动可以赢得一定的积分,用它们可以在故宫社区里换地盖房子、造院子……
“两年后,在紫禁城迎来600岁生日时,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和‘平安故宫’工程将双双竣工,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透露,届时,故宫的开放区域将从2012年的30%不到扩大到85%,珍贵文物与参观者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