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西域诞生了《玛纳斯》、《江格尔》、《达斯坦》三部史诗,它们是是柯尔克孜人、卫拉特蒙古人和哈萨克三个民族的杰作。这三个民族在当时经常进行血战,三部史诗中的主人公就经常和其他民族的战士进行血战,比如哈萨克史诗《达斯坦》的主人公就在决斗中干掉了卡尔梅克人(卫拉特蒙古人)的首领,《玛纳斯》的主人公也把卡尔梅克人看作是BOSS。三部史诗固然有艺术的夸张,但还是保留了各族民族冷兵器作战的技术特点。
这三个民族的冷武器大致相同,都是远程弓箭,近战长枪、宝刀、匕首、战斧、铁杖、铲杖、铁棍、戟等。但在细节上三者的差别很大,已经到了一动兵器就知道对方是哪个民族的地步。克尔克孜人喜欢用双斧作战,这是他们和卫拉特蒙古人和哈萨克人最显著的不同。克尔克孜人的双斧由一把大斧和一把一小斧组成,大斧用来进攻,小斧用来防御,“自古英雄们交战,一对战斧握在手中,一把小斧挡住敌人的矛枪,一把巨斧专砍敌人的头颅。克尔克孜人的大斧讲究劈、砍、砸灵活应用,面对有精良盔甲保护的敌人时还有砸的技术,因为他们的月牙斧斧背如锤,能客串板砖。经常和卫拉特人抢夺草场的哈萨克人喜欢用月牙战斧,作战时“瞄准腮颊与耳根之间的要害处”。
三方骑士最重要的近战武器是长枪,在长枪的材质和也有很大不同。除了传说中氪瞎人眼的金枪、银枪,克尔克孜人的长枪普遍用坚硬而有弹性的白蜡木或者用较常见的松木;哈萨克人普遍使用冬青树柄的长矛,还有四棱长柄的六棱长矛;卫拉特蒙古人的长枪则普遍采用了动物材料,史诗中的英雄用野羊角制成长枪的枪心,用马筋缠绕枪杆,这也符合卫拉特蒙古人半游牧半狩猎的生活习惯。
在个人技术上,哈萨克人和克尔克孜人都喜欢把冷兵器格斗和空手搏击分开,他们史诗中的英雄经常是在冷兵器PK后,再和敌人展开摔跤大战。而卫拉特人的英雄就“现实”多了,不但有抱举过顶摔、勾腿别摔、抱腰涮摔、抱腰绊脚摔等多种摔跤套路,还有先摔后砍、先砍后摔等冷兵器和肉搏技术结合的战法,蒙古史诗中的“雄狮”洪古尔就是这种抄家伙的摔跤高手。史诗中的哈萨克人在摔跤时讲究步法与手法的衔接,摔倒敌人后会踏上一只脚显示胜利,比如“艾力薛拉一个箭步扑上去,站稳脚跟扯住了他(卡尔梅克人卡里曼别特)的衣领,一把将他掀翻在地,一脚踏上去使他无法站立”。
最后在弓箭技术上三个民族也有差异,传说中克尔克孜人有两个箭口的弓,一次能同时射出两支箭。而卫拉特蒙古人还普遍使用了巨弩和火枪,远射手段比较丰富。史诗也是一部分现实的反应,这三部史诗之所以对民族的冷兵器特点和技术的描述很有参考价值,是因为它们的传唱人也大多有使用本民族武器的经验。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孙欣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