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不少优秀的女子脱颖而出,成了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林徽因,冰心,张爱玲等。
今天,小徽要和大家介绍一位传奇的女子,她来自浙江海宁,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蒋英。
提到蒋英,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她,就是钱学森的夫人。
如果说,钱学森出身于名门。那么,夫人蒋英则是民国家世最显赫的女子。
其父亲是民国最负盛名的军事战略家、国民党上将,被誉为“一代兵圣”的蒋百里。
正是他,发表了著作《国防论》阐述了对日作战的基本思想,以空间换时间,利用地域纵深来进行持久抗战。意思是:中国是有办法的!无论胜也好,败也罢,就是不能同日本人讲和!
蒋英的表弟,是一代武侠小说的宗师金庸老先生,表哥是诗人徐志摩。
1919年,蒋英出生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中,是上将蒋百里的第三个女儿。早年,蒋百里在杭州求学时,遇到了钱学森之父钱均夫。
两人结为好友,后又同赴日本留学,感情深厚,可谓是莫逆之交。
两位好友各自成婚后,蒋家生了“五朵金花”,钱家却只有钱学森一个独子。一次,蒋百里带着女儿蒋英去钱家做客,小蒋英活泼可爱,立刻引起了钱夫人的关注。
在钱家的恳求之下,蒋百里将女儿蒋英过继给了钱家。因此,蒋英成了钱家的干女儿,还有了一个名字钱学英。
在钱家的日子,蒋英过得很和谐。尽管和钱学森相差八岁,但蒋英可爱水灵,还会唱歌,让钱学森十分喜爱。
一次家庭聚会时,钱学森与蒋英还合唱了《燕双飞》,获得一致好评。当然,此时两个孩子没想到,儿时的一曲《燕双飞》,竟然成为他们日后结为伉俪的预言,成了他们偕行万里的真实写照。
晚年蒋英回忆起儿时经历时,常说:
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更加舍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来。再说,我自己在他们家也觉得闷,我们家多热闹哇!
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
蒋英回到蒋家后,依旧喊钱学森父母干爹干妈,喊钱学森干哥,直到二人分别到国外求学,才断了来往。
因为童年这段有趣的故事,两人成婚后,钱学森还经常开玩笑说:“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1936年,17岁的蒋英随父游欧洲,1937年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研习。而毕业于上海交大的钱学森考到庚子奖学金赴美留学。
一人去了美国,一人到了德国,两人断了联系。
在出国留学前,蒋英还来送他,看着好久不见的妹妹,钱学森突然红着脸说说:“你笑起来真好笑,你能为我一直保持下来吗?”
蒋英笑道:“为什么呢?”钱学森本正经地回答:“因为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你的笑容更迷人!”
蒋英听后,十分羞涩,但心里却特别开心,还特意为他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送了他一本《唐诗》。
来自爱人的礼物,让钱学森格外珍惜,将它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
这一别,就是12年。
12年间,钱学森醉心学术,和导师冯?卡门共同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名声逐渐传遍了国内外。
蒋英研习音乐,在国外深造了一段时间。回国后,凭着她过人的才华,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的个人演唱会,在国内一举成名。
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蒋英。不仅拖母亲去蒋家探口风问蒋英有没有男朋友,还三天两头打着看望伯母的旗号去蒋家串门。
次数多了蒋英也懂了,后来,钱学森忍不住了,走到蒋英面前恳切地说:“我们一别十二年,太残酷了。这次我回来,就是想带你一块儿到美国去,你答应吗?”
蒋英问:“为什么要跟你去美国?咱们还是再相互了解一下,先通通信吧!”
但钱学森却反复老那一句话:“不行,现在就走。”
最后,蒋英“投降”了。那时,她心里十分佩服这位哥哥,36岁就是正教授了,认定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
1947年,在七夕节这一天,钱学森向蒋英求婚。
从此,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62年的人生历程,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誉为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典范。
很快,钱学森回美国深造,带着蒋英一起去了美国。
蒋英的到来让“书呆子”钱学森枯燥的生活变得快乐和温馨。钱的导师冯?卡门教授常说:“钱现在变了一个人,英真是个可爱的姑娘,钱完全被她迷住了。”
对于蒋英,钱学森也关爱备至,在美国讲学或出差时,总是不忘给妻子买各种礼品,特别是各式各样音乐唱片。
两人都钟爱音乐,家中藏有各种豪华版经典的钢琴独奏曲、协奏曲。
1949年,新中国成立,蒋英与钱学森的小女儿随之出生。了解祖国发展的窘迫,钱学森立刻决定回国效力。
不料,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却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为了留住钱学森,美国人软硬兼施。先是将他原本的10万美金年薪翻了一倍,并许诺给他更多的福利待遇和研究环境,然而钱学森不为所动。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很快,钱学森在美国受到麦卡锡主义迫害,被囚禁了15天,体重骤降15公斤。
当时,钱学森和家人准备登船回国时,直接被美国官员拦下,找了个借口把他一家人关进了监狱。
此后,美国人对钱学森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软禁,时刻监视他的住所,监听着他的电话。
5年里,幸好有着蒋英的陪伴,两人用音乐与枯燥的生活搏斗,钱学森吹一支竹笛,蒋英就弹一把吉他,两人共同演奏着17世纪的古典室内音乐,来排除寂寞与烦闷。
夫妻二人患难与共,过着屈辱的生活。但蒋英却时常鼓励钱学森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将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
为了躲避美国特务的监视与捣乱,这5年里他们搬了5次家,日子过得很灰暗,但在这灰暗中,依然有爱与音乐相伴,钱学森含冤忍怒,还是安下心来完成了两部著作。
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斡旋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回国后,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人,近30年里,钱学森肩负了巨大的压力,那时,他经常神秘失踪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去几个月,杳无音信。
作为妻子蒋英不但负责家中大小事务,还要忍受着丈夫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
有一次,她再也忍受不住了,急冲冲地找到国防部“索夫”:“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在颁奖仪式接近尾声时,他忽然话题一转,谈到了蒋英:
我们结婚44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在1950年到1955年美国政府对我迫害期间,她管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
一席话,见证了他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钱学森的成就,并没有掩盖蒋英自身的光芒。这位28岁就举办独唱音乐会的音乐家,并不是只站在伟大人物身后的女人,她有着自己的事业追求,并将一生奉献给了艺术。
上世纪50年代回国之后,蒋英就是中国声乐教育事业上的一面旗帜,是“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
她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长达45年,培育了26位声名显赫的歌唱家,例如:傅海静、祝爱兰、多吉次仁、杨光等。
这是一个十分显赫的家庭。但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却保持着简约朴素、不事张扬的人生态度。
多年来,他们的房子又老又暗,除了四周的书和一架当年从国外带来的、相伴多年的名贵钢琴,几乎没什么值钱之物了。
在家中,还有一个“四不”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
2012年2月5日,蒋英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夫妻俩62年的风雨兼程,成就了国人心中“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