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常熟路的街角,占据C位的老字号乔家栅,飘出悠悠的咖啡香。循着五五购物节海报,走进木制桌椅布置的敞亮店堂,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糕点、酥点、包子、烧麦,一字排开,充满诱惑。
一杯乔咖啡,一块定胜糕
稍稍坐一坐,双休日的下午
可以静静品味人生的小幸福
因为购物节、小吃节,最近乔家栅的人气和销售都节节攀升。“我已穿越百年,只为等你回眸”,111年历史的乔家栅在淮海中路1314号营造的这家“国潮老字号”体验中心,也是徐汇区授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15年乔家栅糕点制作技艺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14,一生一世,这神奇的数字,也是在暗示老字号的心声么。
上海乔家栅饮食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妍说,乔家栅一直热卖的“网红”三丁烧麦,这次在线上头一回做五五折促销,6万只一抢而空。小吃节上,乔家栅带去的创新改良的定胜糕,还有双咸蛋黄巨肉粽、猪油夹沙粽等粽子系列,还原了经典的老上海口味,非常受欢迎。
定胜糕变小了,消费群做大了
一块手掌大小的传统定胜糕,现在变小了,不到原先的一半;而且可以即食,不用蒸煮;不仅有传统的红色,还有绿色的抹茶口味,有豆沙馅的,还有芝麻馅的……
“这是改良非常成功的一款糕点。”沈妍说,“以前我们父母辈、外公外婆这一辈,乔迁之喜才能吃到定胜糕,水开后还要蒸20分钟,非常的麻烦,也不可能在乔咖啡作为下午茶点来供应,所以需要根据现代人口味和生活节奏进行改良→体积更小巧,颜色更鲜艳,口感更丰富。改良是为了唤醒新的客群,希望更多人能重新接受老字号。”
用手指捏住定胜糕的“腰身”,轻轻咬下去,软软糯糯,清甜细腻,不粘牙,不那么甜,小小一块,卡路里恰到好处……充满仪式感地吃下一块高颜值的定胜糕,在满满的甜食快乐里,给自己“定胜”的信心。
好口彩、好味道背后,是真心厉害的好功夫。“试了好几个月,反反复复,花的功夫真的蛮深的。”乔家栅糕点制作技艺第三代非遗传承人袁金娣师傅如数家珍地说,改良后的定胜糕不仅可以即食,放在家里一周后吃也不会变硬,配上茶水、咖啡饮料,在口中遇水即化,这当中有很多制作工艺的技巧,比如面粉的水含量影响糯米的软硬度,水不能多也不能少……改良后的定胜糕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状元糕”。
咖啡加包子,“混搭”出的回头率
对于越来越多需要靠咖啡续命的年轻人,成为乔家栅的新晋粉丝,不仅是因为糕点,更是因为咖啡。
“在魔都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沈妍觉得,光有传承和改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创新。所以在新路达集团支持下,去年12月,在非遗传习所的基础上,乔家栅体验中心把一半以上的店面,拿出来扩展出一个新品牌“乔咖啡”,希望把乔咖啡和乔糕点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乔家栅的糕点、通过节令食品、通过这些美好寓意的食物,来重新认识百年老字号品牌。
早餐推出的是咖啡加包子,下午茶是咖啡和定胜糕,或者烘培类的食品。这种搭配有营养,却也不会太油腻。有点甜的菜包,配一杯有点苦的咖啡,口感也很合拍。这种中西结合的独特“混搭”,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推出后尤其受到90后的喜爱。
沈妍说了一个细节。乔咖啡是可以外卖的,不过超过一定数量,会因为制作时间而影响咖啡口感,还有拉花的效果,所以还是会建议客人到店里来喝咖啡。
本来就很受欢迎的乔家栅菜包,在口感上还进行了升级。“菜包的个头相比原来的包子更加小巧,菜馅和皮的比例五比五,保证包子冷的时候照样好吃。菜是每天早上新鲜采购的,叶子和根茎五五比例,保证了嚼劲,还加入了新鲜的香菇、上海人特别喜欢的豆腐衣。”沈妍说,这款非常有辨识度的包子,3.5元一个,在社区只卖2.8元,价格亲民,回购率非常高。
为了配合乔咖啡,乔家栅还把原美心酒家的商品总监李蓓师傅请到了体验中心,现在这里不仅有传统的糕点,还能吃到广式点心叉烧酥、咖喱角,还有蟹壳黄、椒盐饼等经典老口味。
非遗传习这件事,要坚定地走下去
“很多人都问,你们的咖啡店和别的咖啡店有什么不同?”沈妍说,在产品上有非遗传承人,有匠人的匠心制作,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不同。“所以非遗传习这件事,我们肯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会推出一系列课程,会邀请大咖来讲非遗的前世今生,也会有时尚的手冲咖啡课程。既有老的故事,也有新的味道,既有原来的客群,又吸引了新的消费者。”
74岁的袁金娣看上去乐观而年轻,有人开玩笑说,袁师傅一直坚持在一线,做点心、蒸包子,蒸汽仿佛有美颜的效果,褪去了岁月的痕迹。1961年就来到乔家栅的袁师傅,一直跟着师傅上海市特级点心师陈小根学手艺,与这个老字号的缘分是如此的绵长。在她热爱的非遗事业里,不断地成长和传承,即便在快餐时代,也能与时代一起呼吸,这份难得的坚守和自我更新,带来的愉悦和充实,都写在了袁师傅的脸上,也写在了百年乔家栅的记忆里。
从乔家栅的slogan
“记忆中的好味道”
到乔咖啡的slogan
“老记忆、新故事”
正在书写新故事的老字号
也需要更多“定胜”的信念和勇气
文:王蔚
视频:张伊辰 张挺
剪辑:王卓
制图/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