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偶像如何才能不“翻车”?
答:板着脸,不说话。
这个答案很荒唐,与流量经济的思维方式完全相悖。但在如今的偶像圈里,它似乎成了不“塌房”的优选答案。
因为“说话”实在是一件难事。比如某男团的成员们因为出道口号的完全一致被嘲讽为没创意、没文化、没个性。有鉴于此,有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日本核废水处理“高谈阔论”,却缺乏小学生必备的常识;有人自以为机灵,在直播中畅谈购买盗版编曲软件的经历,却毫无法律意识;更有人壮着雄胆填词,结果却满是对异性的肮脏语汇。这些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脱离经纪公司的统一文案,所谓的“个性”不过是无知。
然而不说话也是一件难事。比如某男团成员近日在出席活动时看到工作人员摔倒,非但没有主动上前搀扶,反而在一旁大笑。且不论幸灾乐祸是不是部分粉丝口中人性的常态,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的基本仪态在他弯腰狂笑的一瞬间荡然无存,留下无尽的尴尬。
话,说不明白;笑,不分场合。尴尬的不只是一个偶像的失态,而是一个行业的失序。
在偶像文化早期,粉丝经常因为不理智行为受到谴责,以至于不少明星被迫发声引导。但现状恰好相反,许多偶像比粉丝不懂事,有时甚至突破公众的认知底线,反而需要粉丝直言劝进,以此尽可能挽回公众形象。
这种畸形的行业生态,有些“专业人士”美其名曰“养成”:粉丝是富有阅历的“姐姐”“亲妈”,偶像则成了少不更事的“弟弟”“儿子”,就算失态失言,也只当成长道路上的教训。然而对于偶像明星来说,出道后真正应该养成的是唱歌、跳舞、演戏的专业能力。至于作为普通人的常识素养以及身为公众人物的基本礼仪,这些难道不应该在出道前就养成吗?
欠缺唱功、舞姿、演技,尚能在训练营、创造营中修炼,也可以通过作品不断精进;但欠缺常识、素养、礼仪,社会没有教育的义务,公众更没有纵容的耐心。如此仓促出道的偶像,即便风光一时,结局也注定“翻车”,因为除了精致的脸庞和“传奇”的身世,他们没有资本、也没有能力守护人设。
偶像练习生们,在成为歌神、舞王、戏骨前,请先成为合格的人。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