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对海南人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两年前的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一转眼,两年匆匆过去。海南自贸区建设稳健起步。在全球疫情蔓延、我国外部环境发生新的变化之际,海南这两年实现大变样的密码,对于我们“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带来启发。
海南这两年,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推动全岛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比较好地把握住了三个重要关系——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两年来中央作出了顶层设计。而海南一边落实,一边探索,先后分6批拿出了71个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商事登记全省通办”“一体化大数据社会治理体系”等,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落实中央部署,本身就不是个“照葫芦画瓢”的过程,而是一个把中央确定的原则方向,结合本地实际、一线实际,进行细化、展开,推动原创性改革的过程。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再次强调了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可以说,昂扬的状态,是这两年海南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重要内在因素。寻找新的增长点和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的关系。在海南的发展历史上,曾长期依赖房地产业,也因为这种依赖而错失过转型良机。房地产业对海南投资和财政收入的贡献,曾经都在50%以上,部分市县甚至达到70%。这次全岛自贸区建设,摆脱房地产依赖这一关要是闯不过去,其他目标免谈。
看得出来,这次海南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劲头。从两年前的全岛限购,到今年初的全域现房销售,遏制投机炒房已非一时之策,而成为长久鲜明取向。更有说服力的是,两年来海南12个重点产业总产值,剔除掉房地产业后,仍达到8%以上,处于合理的中高速增长区间,说明其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已逐步形成稳定支撑力。海南,终于要甩掉“过度依赖房地产”这个包袱了。
汇聚更多经济要素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两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曾讲,“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破坏了就很难恢复”。毫无疑问,保护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推动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必定会汇聚来更多经济要素。此时特别考验海南对这个根本立足点的把握。两年来,海南实际上是抓了“两个环境”——一个是大自然的环境,一个是营商环境。海南很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新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更给自己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这三个关系,实际上是三道考题。海南这两年交出了积极的答卷,也为我们应对当前最新演变中的复杂外部环境,带来深刻启发。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尖兵。自由贸易港,则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今年,海南正处在从自贸区建设向自贸港建设的过渡阶段。无论在哪个任务阶段,都主要是致力于体现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
过去两年,中国面对的外部环境里,已有单边主义的干扰,已有习主席所讲的“四大赤字”之忧。两年来,海南实质上是在开放条件下猛练内功,用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上文所析三个关系若把握不好,那些高远的开放目标,恐怕都会失去前进的根基与底气。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加剧蔓延,什么时候“见顶”,还未可知。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对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可能带来的影响,也充满不确定性。为此心忧者不少。
海南带来的启示,就在于:越是外部环境有变,越要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越是外部充满不确定性,越要把我们自己手上的确定性牢牢把握住。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邵大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