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广东小伙小鱼,4年前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前两节,而如今,他可以依靠一个活动的“机械手指”灵活地点击鼠标;16岁的高中生小毛,也曾因为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前两节而困扰,但现在,他能戴着“机械手指”工工整整地写下一整排字……
这个神奇机械手指的设计者,名叫杨德才,来自东北,是一位影视工作者。38岁的他是一个机械迷,通过自己努力制作“机械手”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2019年,在探索“机械手”的过程里,发现制作假肢更具有意义。于是,他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一些具有功能性的活动假肢,送给需要的人。目前,已有5人收到了杨德才送出的假肢手指,生活因此得到便利。
杨德才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目前,他做的假肢手指只送不卖,他会坚持将这件事做下去,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机械手指”让残疾人拥有灵活的手
8月2日,杨德才收到了小鱼发来的一段不足一分钟的视频,这段视频令38岁的东北大哥杨德才有点想哭,“值了!”面对紫牛新闻记者,他这样说。
视频中,广东小伙小鱼依靠一根固定在右手食指位置的机械手指,完成了点击鼠标、敲打键盘、捡拾物品等多个动作。视频最后,他还用假肢手指对着镜头比划了“OK”和“赞”的手势。
记者了解到,2015年,24岁的小鱼在一次意外的工伤中,永远地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前两节。在过去的4年里,小鱼都在使用美容义肢来遮挡住手指的缺陷。“但是当时美容义肢只能起到美观作用,没有什么实用功能。”小鱼告诉记者,那次意外之后,他的生活一直饱受困扰。他的右手无法正常地抓握、拿取和捡拾物品。
也是一个巧合,今年7月份,小鱼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杨德才发布的一条短视频。视频中,杨德才展示了自己通过3D打印制作出的一根可控制动作的假肢手指。
小鱼立刻对视频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又燃起了一点希望:“很神奇,我就想试一试。”他赶紧尝试给杨德才留言,询问这样的假肢手指一根售价是多少,表示自己很想买一根。
没想到,他很快得到杨德才的回复,告知假肢手指并不打算卖,但是可以免费送给他使用。
“很激动,迫不及待地套上了假手指,让自己适应。”小鱼向记者回忆当时收到寄来的假肢手指时的心情。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小鱼将自己的使用情况用视频记录下来,发送给杨德才,向他表示感谢。
8月15日,杨德才又收到了另一个人发来的微信。这个人是第一个使用他做的假肢手指的小毛。小毛今年16岁,正在读中学。小毛的情况和小鱼一样,都是右手的食指缺了两节。让他兴奋的是,作为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现在已经可以逐渐开始像同学那样握笔写字了。
“经过多天练习,已经可以做好多事情,非常感谢。”小毛戴上杨德才做的假肢手指,在镜头前写下了这句话。
记者得知,目前,已有来自不同地方的5个人收到了杨德才寄去的假肢手指。
“变形金刚”爱好者:3D打印让我离梦更近了
发明这些功能性“假肢手指”的杨德才,是一名影视工作者。而机械发明,是他从小的兴趣。“我一直是一个机械迷,很喜欢变形金刚之类的产品,所以儿时的一个梦想就是自己做一只机械手。”杨德才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多年以来他做了不少的功课。
小时候,杨德才常用纸壳、木头、竹子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机械手来玩。由于年少时没有经济能力,也缺少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只能做出最简陋的机械手。尽管如此,他对这份爱好的热情却从来没有冷却过。
随着年龄增长和事业的稳定,杨德才开始关注制作更“高级”的机械手所涉及的知识和需要的设备。一方面,他一有空就阅读工业制作等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他也不断关注新技术,思考如何能有更好的方案实现自己这个多年的梦想。
2019年初,3D打印技术引起了杨德才的关注。3D打印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通过这一技术制作机械手,相比普通的机械加工,这种技术不但相对便捷,还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长时间以来的知识积累和大学时期修学设计的基础,工业建模等对于杨德才而言不是难题。杨德才感觉自己离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3D打印“假肢手指”成本十几元就够了
而就在这时,杨德才发现了更有意义的事。原来,他在查阅做机械手的内容时,总会看到有关假肢的信息。这让他心头一热:“我为什么不尝试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来做一个假肢手指呢?”他了解到,医学上的假肢,一般都是一个整体,比如一整只手或者腿、脚,价格也比较昂贵。
于是,杨德才就把他了解到的3D打印技术转而用到了制作“假肢手指”上。设计、画图、打印、组装……杨德才不断重复这样的步骤,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失败了十几次后,终于做出了一根像样的机械手指。这样的机械手指靠一根拉绳模拟人的肌腱运动,从而使手指弯曲,不需要任何的传感器。
同时,他设计的机械手,还有成本低、好操作的优点。杨德才向记者透露,他所购买的3D打印机是入门级别的,花了一千多元。有了它之后,后期制作手指的成本就主要是原材料的费用。杨德才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这样的一根机械手指,大概仅需十几块钱就可以做出来。
“机械手指”的成品出来之后,他就邀请身边一位断指的朋友试试,朋友告诉他,感觉不错。“当时很有成就感。”杨德才回忆当时的场景,笑了。
杨德才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出售假肢手指的计划。“我做的机械手指目前是只送不卖的,只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设计仍有缺点需要完善想将爱心传递下去
杨德才把自己制作的“机械手指”的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渐渐地给杨德才留言表示想要假肢手指的人多了起来。
尽管技术上愈发熟练了,时间成本却很难进一步压缩。杨德才平时工作很忙,每天下班回家之后,还要花费三四个小时进行3D打印。每根手指需要打印两天,然后再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细细组装。
为了继续改进自己的技术,杨德才在送出自己制作的假肢手指后,还要收集使用者的反馈意见。“我很在意他们的使用情况,通过他们的反馈,我也能知道这个东西的缺点在哪,可以再进一步去改进。”杨德才说。
在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虽然使用者们缺少手指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假手指毕竟不像人体那样柔软,而且其中用的轴承属于硬接触,不够顺滑,也会发生硌到使用者的情况。为此,杨德才正在考虑在新的假手指中加入一层硅胶防护套。
他告诉记者,在下一批“机械手指”中就会改进这个问题,在结构上、固定方式上也会做一些调整。杨德才在心里已经计划出了自己要做的“第2代”假肢手指的样子。
虽然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杨德才却对这份事业乐此不疲。“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所以会坚持做下去。能够拿笔写字这样本来是很简单的事,对于手部功能受损的学生来说却意义重大。”杨德才告诉记者,当他看到小毛拿起笔来写字的时候,他感到激动万分:“我在做有用的事。我还要不断改进,帮助更多的人。传递爱心,传播正能量。”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