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一则“江南人文艺术”通识课堂报名通告在华东师范大学广大师生中引起极大反响,该通识课堂开设书法、昆曲曲唱、诗词格律、茶艺共计4门,每门约12-16节课时,邀请了相关领域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前来讲授。不少学生纷纷在推文下留言,表达了报名课程的愿望以及兴趣,课程甚至吸引了不少在校教职工前来咨询报名事宜。报名系统当天一开放,四门课程即被“秒杀”,不少学生蹲点守候,仍然没有抢到名额,场面相当火爆。
报名情况也超出了主办方学校图书馆的预期,但细思之下,却又在情理之中。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国学热”持续升温,社会上各类国学培训班层出不穷。与社会上的“高温”相比,作为文化传承重要基地,大学教育中国学教育的诸多缺失,与在校大学生迫切学习国学的需求形成了矛盾。
缺少完整的国学素养教育内容体系,是目前高校国学素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在内容上偏重国学理论知识,深度又不够。国学素养相关课程主要是纳入高校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并未单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学课程体系。
知识与实践断节,是国学素养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很多人把国学等同于各类典籍,当做一个庞大的知识理论体系,而忽略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古代知识分子是非常看重“六艺”的培养,是提升人文修养的必要途径。
江南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当前国学素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开展江南文化素养教育将会碰到的问题。因此,传承江南文化,就要根据江南文化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普及教育。
首先,在精神层面上,江南文化具有高度的审美精神特质,江南文人注重修身养性,通过学习“六艺”等技艺来提升自我的人格品质与情操。因而,以培养人文艺术审美能力为导向,是培养大学生江南文化素养的重要前提,也是重建书香社会的重要使命。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除了儒释道等中华典籍,应在江南文化教育体系中加入江南书画、茶道、戏曲、非遗技艺、园林等传统艺与技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江南文化的特点及内在的审美内涵。
第三,在实践层面上,以“参与式小课堂”模式开展江南文化教育。“参与式小课堂”,即是利用创意文化空间以开放的互动模式提供了情境化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口的实践能力的课堂模式。“参与式小课堂”不同于第一课堂,注重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探索两大层面,联结了知识建构与生活世界,围绕江南文化的整体性知识与技能,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提升学生人文艺术修养,达到道德与精神层面的完善。
江南小课程之所以受到华东师范大学广大师生的追捧以及好评,一方面是满足了大家学习国学知识技能的需求,另一方面正是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能力。课程结束后师生对课程的好评如潮也证明了小课程的成功。因此,建构起一个由点及面,相对独立的、动手型的知识体系,并强调学生实践探索的教育模式对于开展高校国学素养教育不啻为一条可行性很高的道路。
作者:刘艳( 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张夏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