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零点开始,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从垃圾产生源头到末端处理,上海实行全流程分类管理。个人一旦违规混合投放垃圾,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的罚款。而这也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
这些日子,垃圾分类已在上海人的较真和网友们兴致勃勃的围观中,引来广泛关注。段子手纷纷出笼,让人在爆笑中,也能听出一些对上海人的佩服来。
这次的垃圾分类政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上海一个小伙子就现身说法
用实际行动展示了
上海人究竟有多拼!
其实垃圾分类一点都不难,
如果你还分不清,
那就看看武林外传的小伙伴是怎么分类吧:
图片来源于微博博主@慢慢的追剧日记
昨天是全面垃圾分类“大考”第一天,
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到底做得如何呢?
一起来看!
文汇报记者兵分多路,跟随记录执法情况,观察市民分类成效,也学习总结了不少基层自创的推进垃圾分类小妙招。
“小蝌蚪要找妈妈,这些垃圾当然也要各回各家。”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昨天一大早,记者冒着大雨来到徐汇区南洋广元公寓、杨浦区尚浦名邸、虹口区宇泰景苑等小区,了解《条例》实施情况。
每到规定时间,志愿者就会身穿统一的马甲站在垃圾房旁边,帮助业主准确地把垃圾扔进正确的垃圾桶里。志愿者阿姨开玩笑地说:“小蝌蚪要找妈妈,这些垃圾当然也要各回各家。”
上午8时
中南小区
志愿者现场指导,近一小时未见混投
一早,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到中南小区检查居民区垃圾分类情况。这是一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500来户居民共用门口唯一一处垃圾厢房。目前,每天7时至9时、17时30分至19时30分定时定点投放垃圾,非投放时间只留一个干垃圾应急投放口。
黄浦区城管执法人员现场观察垃圾厢房的设置、居民分类投放行为等,检查四类垃圾桶内垃圾情况,重点查看湿垃圾纯净度和是否破袋投放,还查阅了小区张贴的垃圾分类标识及收运车辆信息公示等内容,防止混装混运。
由于先期开展了试点实践,数位志愿者和物业人员也都在岗协助,居民基本都能自主分类投放垃圾。志愿者们则把没分彻底的垃圾倒进两个大盆,现场指导居民分类。执法近一个小时过程中,未发现混投现象。
上午9时06分
丽园路一小区
居民误投小药盒等,物业被要求整改
上午9时刚过,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来到丽园路一小区,这是一处大型现代化社区,设置5个垃圾投放点,全部采用智能垃圾箱,每天7时至9时、18时至20时定时定点投放。城管人员赶到小区时,已过了居民投放垃圾的时间。城管执法人员逐一检查垃圾桶内分类情况,在湿垃圾桶内翻出一个白色带盖小药盒、一个小快递箱和几个塑料袋。
带队检查的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局长丁琦宁介绍,条例规定,住宅小区由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物业虽然按规定分类设置垃圾箱,从投放点到清运点之间分类驳运,但湿垃圾桶内有混装,物业没有尽到分类监管责任。对此,城管执法人员开出一份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小区物业在7月6日17时前整改完毕。届时,城管执法人员会再来复检。
上午9时30分
上海国金中心
每家餐饮店都有“专属”湿垃圾桶
商圈的餐饮店扎堆,每天产生的湿垃圾规模庞大。记者跟随陆家嘴城管执法中队来到上海国金中心检查商场内的垃圾分类情况。
国金中心地下垃圾厢房已改建为干垃圾厢房与湿垃圾厢房分离模式。干垃圾厢房内,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二次分拣,一台“干垃圾压缩机”占据厢房近一半的位置,一次能吞下8吨干垃圾。
附近的湿垃圾厢房里并没有异味。近20个湿垃圾桶都一一贴上了自己的“名字”。为了方便追溯,物业公司为每家餐饮店设置一个独立的垃圾桶,一旦发现有其他垃圾混投进去,就能在第一时间追查到责任人。国金中心的湿垃圾厢房常年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同时保证通风情况良好。
上午9时30分
闵行区大臻莉农贸市场
管理方对所需垃圾桶数量预判不足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区绿化市容局、市场监管局、文化旅游局进行生活垃圾联合执法行动,开展突击检查。在龙茗路上的大臻莉农贸市场,垃圾厢房出现干湿垃圾混投的情况——湿垃圾桶里有塑料袋等干垃圾和塑料泡沫等可回收物,干垃圾桶里混杂着菜叶等湿垃圾。按照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城管执法队员当即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令其立即整改,对混投垃圾进行分类。
针对混投情况,市场管理员解释称,本该9时到的清运车迟迟没来,导致垃圾桶不够用,延误了垃圾分类。执法人员表示:垃圾源头分类在分类收运前端,不能本末倒置;市场管理方也应当清晰预判配置垃圾桶的数量。
上午9时30分
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
分类垃圾桶上缺乏清晰标识
记者跟随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到静安寺商圈检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等情况。第一站是愚园路1号的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
酒店的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厨房、餐厅和客房。宏安瑞士大酒店的垃圾厢房里,虽设有多个分类垃圾桶,但桶上缺乏清晰的标准标识,仅有的标识就是墙上的箭头,但箭头标得并不明显。若不看桶里的垃圾,很难区分垃圾桶的种类。同时,垃圾桶内也有混投情况。
针对宏安瑞士大酒店垃圾分类桶标识不清的情况,城管执法总队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四级高级主办何玉军介绍,条例实施后,单位如果发生生活垃圾分类不到位的情形,惩处力度较7月1日前会明显加大。
上午10时
上海中心大厦
“藏”起来的垃圾桶保持了上海第一高楼的简约
垃圾四分类的颜色如何不在写字楼里产生违和感?记者昨天来到上海中心大厦,看看这栋上海第一高楼如何将整体的简约感与跳脱的垃圾四分类颜色协调起来。
走进上海中心大厦办公区域,很难第一眼寻到垃圾桶所在地——为增强整体色调统一感,上海中心巧妙地将垃圾桶“藏”了起来。工作人员拉开一扇白色木格门,数只标识清晰的垃圾桶出现在执法人员面前。
陆家嘴城管执法中队女子小队队长潘冬梅介绍,考虑到部分商圈、写字楼在整体设计上的统一,并没有强制要求垃圾桶颜色一定要按照某种样式来选择。许多办公楼此前已买过垃圾桶,若强制规定颜色,会造成资源浪费,“虽然不强制规定垃圾桶颜色,但要求每种垃圾桶上的分类标识必须清晰明了,让投放者一看就清楚”。
这张垃圾分类责改书为什么开?听执法人员如何解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7月1日上午,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局工作人员分别来到黄浦区两处居民社区,检查垃圾分类执行情况。
城管执法人员逐一检查垃圾桶内分类情况,最后,在湿垃圾桶内翻出一个白色带盖小药盒、一个易拉罐、一个小快递箱和几个塑料袋。
对于此情况,带队检查的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局长丁琦宁介绍说,“虽然物业已经分类设置了垃圾箱,但从管理责任上来说,物业没有尽到分类监管责任,对此,我们要开出一份责令改正通知书。”
处罚现场:松江泗泾城管开出首张罚单
7月1日早上,上海松江区城管队员巡查早餐店时发现,有员工将餐巾纸丢进厨余垃圾中。城管队员立即上前劝阻教育,该员工虽口头答应,但在接下来清理垃圾时,依然将干湿垃圾进行混投。队员即刻摄影摄像取证,并开具现场检查笔录。
因当事人拒不签收《责令改正通知书》,且当场拒绝改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执法队员随即对其开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其处罚人民币伍拾元整。这是《条例》正式实施第一日开具的首张罚单。
分好的垃圾去哪儿了?
最严垃圾分类实行后,也有很多市民提出了疑问:我们辛苦分好的垃圾运哪儿去了呢?能否做到“干湿垃圾分明白,分类处理拎得清”呢?最后会不会又出现垃圾“万物归一”的情况?对此,记者也进行了采访。
干湿垃圾分开转运处理
跟随一辆垃圾收运车,记者看到,收运时,操作师傅首先需要检查是否有干垃圾混杂。像这桶湿垃圾,里面混有塑料袋等干垃圾,明显不达标,收运员当场拍照上传后,智能监管系统会将信息实时传送给管理部门。
1日开始,根据这些信息,相关部门将上门督促整改。市民也可以通过12345热线,"垃圾去哪儿"微信公众号,以及社区公开的投诉举报电话等反映垃圾混装混运等问题。
在浦东新区唐镇生活垃圾转运中心,垃圾清运车每天上午会分别将干垃圾和湿垃圾从各个社区和单位运到这里。这些垃圾会被分类压缩,然后分别进入两个末端处理厂。
干垃圾用于焚烧发电
在干垃圾处理厂,每天有约260辆次垃圾清运车在此倾倒约2400吨干垃圾,这些垃圾主要用于焚烧发电。目前,上海干垃圾焚烧能力每天达1.93万吨,约占干垃圾产生量的90%。
工作人员说,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运来的干垃圾含水率已大大降低,混入的不合格"干料"也明显减少,提高了垃圾焚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湿垃圾发酵后用于沼气发电
而在湿垃圾处理厂,运到这里的湿垃圾分拣去除塑料袋等杂质后,经过粉碎、提油等步骤,将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并用于发电。残余的沼渣将被送入焚烧炉焚烧处理。
目前,上海每天产生湿垃圾约6220吨,资源利用能力约占湿垃圾总量的81%,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20800吨每日,湿垃圾资源化能力7000吨每日。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也各有去处
除了干湿垃圾,上海每天还产生3312吨可回收物,经过分类挑选后,会被打包送往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利用。此外,上海全市有害垃圾每天产生不到1吨,由相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随着垃圾处置能力提高,垃圾究竟如何分类才科学,会是一个长久的课题。但是,精细的垃圾分类如果从此走进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下意识的新时尚,以“分”为荣,以“不分”为耻,不但环境洁净了,良好的自律精神、消费习惯和环保意识也会进入我们的集体意识,文明意识或也将从这里开始某种升华呢!
编辑:范菁
视频: 陈龙、张挺、张伊辰、周俊超、王卓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