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有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难倒了大片学生。考后,就有学生联系到作者请她作答,没想到
20分的题目,原作者仅拿到6分……
“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日前,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原来,就在刚刚结束的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有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文章即摘选自王亚的一篇散文《清明》,而由于最终的标准答案太难,有学生考后通过微博直接联系上了王亚,并请她作答,而率性的王亚也很快作了回应。没想到标准答案出来后,20分的题目,王亚也仅仅能拿6分。
学生:想知道原作者做题时什么感受
有意思的是,得知王亚也仅考了6分的不少苏州学生,事后却成了王亚的“粉丝”。
“现在微博粉丝一下增加了200多,几乎都是苏州的学生。”19日晚,王亚告诉记者,16日晚,一名自称苏州的高二学生通过微博主动联系到她后,又通过私信将当天语文统考的阅读理解题目发给了她。“那时还没出答案,我也是觉得好玩,就作答后发了过去。”王亚说,有意思的是,事后该名学生在标准答案公布后,竟然一项项给她的作答打分,最终成绩是6分。
通过聊天记录,记者也看到,苏州的这名学生估计是在考试时遇到了很大的困惑。“我很好奇原作者做考试题时是什么感受。”该名学生为此还特意将20分的阅读理解题目拍照并发给了王亚。而率性的王亚也哈哈一笑,并随后将自己的答题发给对方。
王亚没想到的是,事后几天,她的微博粉丝一下增加了近两百,几乎都是关于此次考试的吐槽。有学生调侃自己“一道阅读题做成人格分裂”,也有学生表示“文章太感人了,考场看完时差点哭了,但没有做题的心情”,更有学生称“第一次这么喜欢一篇考试阅读”等。
原作者:写文章和做题规则不一样
据了解,王亚是一名作家、教育工作者,目前在株洲市教育局工作,此次苏州高二语文统考阅读理解的文章系摘录于其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声色记——最美汉字的情意与温度》。而得知苏州的学生给她的作答打了6分后,王亚也直言这很正常,写文章和做题不一样。
1月19日,王亚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之前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从出题者角度来说,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依据文本进行理解与归纳的能力,而并不拘泥于哪一篇文章。从最终的标准答案来看,王亚认为,苏州出题的老师几乎把她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写出来了,标准答案甚至比她本人在写文章时的考虑更周到。
对于自己最终只能拿6分的情况,王亚也表示,主要还是在答题技巧上没有掌握好。“规则不一样。”王亚说。
老师: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很正常
对此,株洲市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严朝晖老师表示,语文考试与文学鉴赏并不冲突,但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标准答案也是需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而按照这样的要求,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
网友: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只有一个正确
今天,#阅读理解原作者20分仅得6分#登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纷纷回忆起了当年“被阅读理解支配的恐惧”
阿邱:要读懂的不是作者的心,而是出题人的心
@PureIN_:我小时候,就觉得,作者可能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创作的时候,
灵感迸发而已。
@绝对是个正经人:我们老师说,其实,一篇好的文章,在写完之后,作者就应该“死了”。对于文章的理解不是要和作者表达的想法一致才算是对的。很多时候作者也并没有想表达那个意思,读者能从这篇文章中感悟到的东西才是这篇文章真正发光发热的所在。
狼儿羊:语文更应该教会人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不是揣摩命题人的想法
@A:这有什么,就像我朋友都觉得我很有钱,其实我并没有钱一样,我没钱和他们觉得我有钱并不冲突,我不知道自己有钱,和我听说别人说我有钱,也不冲突。另外,那些借钱的,过年了,要还钱了。
也有网友表示,训练思维没有错,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问题在于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你被高中阅读理解题难倒过吗?对此你怎么看?
编辑:蒋竹云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