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草编看着容易,做起来难!”“这不是我过年一直买不到的谢家蒸糕吗?”“自己做的小笼真真好吃!”……
今天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嘉定新城西云楼广场上,“新时代 新生活 新传承”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集市全天候不间断。逾30个街镇中心、机构主体在此为市民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体验、展示。现场,嘉定竹刻、南翔小笼、徐行草编和徐行蒸糕等嘉定闻名遐迩的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以互动体验方式吸引了大量人气。展示平台前,人潮涌动,市民们吃着热腾腾的小笼、蒸糕,听着悠远多彩的嘉定竹刻历史,看着草编、篾竹等传统技艺者的巧夺天工,体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美好。
今年恰逢嘉定建县800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发挥嘉定这个“教化之城”的底蕴和特色、擦亮“教化嘉定”的文化名片的有效途径。活动中,社区代表们为5位非遗传承者颁发嘉定区“非遗在社区”非遗名师聘书。这些本土传承者们大多早已在各个街镇、社区活跃,此次颁发聘书,是为了强化其社会担当,让“非遗在社区”与日常生活紧紧相连,让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见、摸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非遗名师们将在学校、基层社区的每个角落,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等公益性传承传播活动,从而形成“每个街镇有非遗、每个社区有传人、每个设施有活动”的活态传承局面。
“嘉定区非遗传习基地”授牌仪式也同步举办,4所学校、6个社会组织接受授牌。引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将使非遗传承活动更加的完整化、体系化和专业化,丰富非遗项目宣传传承的形式与内容,使活动更加新颖有趣。未来,嘉定将统筹场地、项目、传承人及各方资源,支持、引导、督促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建立项目可持续发展机制,统筹、引导、鼓励、扶持、共建非遗文化传承的良好通道。
今年,嘉定区正式获评“中国曲艺名城”。为进一步巩固嘉定区创建全国曲艺名城的成果,嘉定新城(马陆镇)携手西云楼与上海曲艺家协会共同推出“海派讲堂”曲艺项目,打造商圈内的曲艺基地。作为“嘉定区非遗传习基地”之一的西云楼,位于嘉定新城(马陆镇),建筑以杜公馆为代表,是一条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休闲展示区。未来,这个嘉定的新地标将做足海派文化“文章”,定期举办“海派讲堂”,邀请“中国故事大王”黄震良老师以曲艺的形式为市民讲述老上海的故事,真实还原老上海的“人”和“事”,进一步传播、研讨、深挖海派文化历史内涵、文化故事。
据悉,6月8-10日,嘉定区各街镇、主体共有60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陆续开展,包括非遗展示展演,非遗进校园、进社区,非遗互动体验,非遗研讨会、讲座,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及非遗培训活动、非遗展览宣传等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嘉定非遗保护取得的成效,把富有江南特色、嘉定特色的非遗项目带给百姓,营造非遗融入当代、融入生活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百姓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文:薄小波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