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坐在舒适的众创空间喝咖啡,上海创业者更关心子女上学和老人看病。”在1月16日举行的2017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指数报告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上海交大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桑大伟坦言,在常规的启动资金、场地、导师之外,上海对于创业者的配套服务更应该有的放矢。
18个月是初创企业生死线
课题组调研了800家上海初创企业,上海创业者群体典型画像初步形成。
本次调查显示,上海创业者群体平均年龄34.2岁,超过八成(81%)的创业者拥有本科以上的教育背景,一般在创业时已经有了5-8年工作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资源积累和专业知识沉淀。桑大伟分析,正是因为处于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段,所以上海创业者在谈及营商环境的时候会更加关心子女上学和老人看病等配套项目。
对创业者年龄按行业细分发现,不同行业的区分度明显,例如互联网、文娱行业创业者年龄较小,而旅行住宿、生物医药行业对创业团队的行业资源积累要求更高,因此创业者年龄较大,平均年龄差超过10岁。
博士等高学历创业者更愿意利用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解决社会痛点,但也更害怕创业失败。学校背景越好、学历越高,创业的机会成本越大,对于创业失败的恐惧也越大。
创业需要半年的准备期,特别是人才招募,优秀互补的创始团队是成功的基石;创业启动第一年为“生存关键期”,初创公司平均12个月后开始盈利,需要闯过“盈利生死线”,确保企业平稳度过出生期;实现盈利后创业企业进入“加速提升期”,第二年也成为企业能否迅速壮大、杀出重围、成为未来规模性企业的关键阶段。调查发现,18个月是初创企业走向分化的“关键分叉点”,创业企业发展分成加速成为高成长性企业、进入瓶颈等待突破、企业经营不善三类。
对应上述成长轨迹,创业者的自身心态、现实压力、客观需求都有显著变化,对政策制定、园区扶持、自身调节都是一次关键考验,决定着创业者能否度过最危险的“爬升阶段”,突破生死线、闯过成长关,成为一家真正成熟的初创企业。
每月40场创业活动参加者寥寥无几
从数据看, 2017年创业指数得分73分,较2016年微涨1分,表明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总体稳定,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面对台下的政府部门代表,课题组并没有回避问题和不足。
”调查显示,园区平均每个月举办近40场创业活动,但是实际参与的企业数量呢?” 桑大伟说,“创业者平均每个月只参加1.7场活动。他们更加聚焦自身产品或服务的打磨,逐步开始拒绝一般性的浅层社交活动。”
但是创业者要想找到志同道合者并非易事。园区内入驻企业之间关系疏离,各自关门闭户缺少交流。超过半数(51%)园区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入驻企业冗杂,缺乏共同语言,创业者之间仅保持疏远的“邻里关系”,难以实现深入合作,共生共荣。
从指数看,上海对于初创企业的服务流程标准化程度高,社会对于创业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较高。如今,园区和孵化器“一站式”服务已经成服务企业的标配。但是调查发现,这种服务缺少精准度。
大部分园区签约了一定数量的合作机构、导师等,但园区与这些机构或人员关系松散,杂而不专,合作机构“脚踏几条船”,实质上成为各投资机构海选项目的来源渠道,并未实现实质性深度合作。
课题组结合上述创业企业发展规律,建议围绕弥补创业生态短板,从加强创业人才的多层次供给、快速响应新业态创业、调整创业补贴导向、关注数字经济、加强创业伦理教育等方面,打造富有上海城市特色的创业生态。(记者 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