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央网信办与光明日报社共同组织“实践新论”网上理论传播专栏,陆续在光明网推出系列理论稿件和新媒体作品,解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敬请关注。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提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保护主义上升、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萎缩,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把握形势、开拓新局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强大的市场主体代表着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16次提到了“市场主体”,充分肯定了市场主体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具有决策独立性、地位平等性、目标趋利性、行为灵活性等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强大的市场主体代表着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家。道理其实很简单,市场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正是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竞争,正是它们发现、捕捉和利用市场机遇的眼光、行动力和孜孜追求,才使社会财富如潮水般涌现。可以说,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市场主体,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在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要与其职能和能力相配合,使这种干预减少到最适当的限度;另一方面,适当的政府干预,也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目的是为市场主体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由于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贸摩擦加剧,当前我国的这些市场主体遭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经营困难。因此在这个环境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首先就是要让其在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活下去,其次才谈得上激发这些市场主体活力,最后才是实现更大发展。
政府要做的工作,一是要落实好各种纾困惠企政策,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二是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三是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扎根和深耕中国市场。四是要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积极帮助它们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形成“两个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说,做好这“两个循环”的文章,有效发挥好国内市场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瞄准国外市场进行出口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有一个非常重要特点,就是开发和利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市场。实施这一战略的基本逻辑是国内市场容量不足、市场主体发育不良和市场开放度不够,无法消化日益增长的供给能力。从大国发展的国家战略角度看,它的主要问题是过于依赖西方国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用好逐步增长的市场容量这一重要的竞争优势,难以在竞争中培育出自主品牌和技术,容易丧失发展的自主性。
目前,随着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扬,以及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竞争优势已经从过去廉价要素的优势,逐渐转变为国内市场规模的优势,这就意味着经济开放战略和结构也需要朝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方向进行调整,发展战略要注意从利用别人的市场转向利用自己的市场,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基于内需的经济。
“两个循环”并不意味着不要国外市场,更不是封闭起来搞自己的经济循环,而是要在继续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不仅要以国内大市场体系循环代替“两头在、大进大出”的单循环格局,而且要让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链接起来,以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和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循环。
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实现这种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中,能否建成统一、竞争、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成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而市场体系的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而且是对内开放。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一是要明确对内开放就是对本国公民的开放,要把政府机构为民众包办的一系列经济事务的选择权赋予个人和家庭,让其自由选择、自我发展。从开放的受益主体看,对内开放主要是对民营经济的开放,要运用相关法律破除一切针对民营企业的行政壁垒和政策歧视,争取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公平的竞争条件,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重点鼓励其创新发展和兼并收购发展,鼓励其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迅速做精做强,让其有驰骋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是要通过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奠定基础。要重点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运用国家战略破除区域行政障碍,进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试验,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推动形成中国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统一大市场格局。
(作者: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志彪)
编辑:孙欣祺
来源:光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