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上海要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最新出炉的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来说都是一项利好。事在人为,要把好事办好,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上海此次明确提出,要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全民健康科普行动。可以说,这不仅是这座超大城市为应对未来新发突发传染病,立足长远的未雨绸缪之举,也是一次“补短板”的现实考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战“疫”,每个人都是参战者,每个人的战斗力决定了城市战“疫”的合力。很多人在抗疫过程中,自觉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使用公勺公筷等。这些防疫举措,已经逐渐变成大家接受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无形中上了一堂堂防疫公开课,接受着一次次健康教育。双手要怎么洗才算真干净、口罩正确的戴法是什么、在公共场合如何与他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从大学教授,到退休的广场舞大妈、快递小哥等,面对一些防疫ABC,几乎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学习。
我们在战“疫”中学到的防护新技能、健康科普知识等,都可视作一次集体“补课”。为什么需要“补”?不能否认,一些本该在学校教育阶段就要学习的卫生常识,在既有的教育体系中是不足的,甚至留有空白点。还可能因为,很多书本上传授的知识大多时候停留于泛泛而谈,没有“落地”转化为个人的实战防疫技能,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
循着这一现象思考,我们就能洞察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重要性。纳入国民教育,既拓展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也凸显了其刚性:不是可学可不学,而是人人要学,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健康卫生知识和技能。
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或短板,该补的就应及时补。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卓有成效的教育都遵循一个规律:形式和内容并重。这意味着,在大力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进程中,要有“把短板变长板”的考量,既要让一流的科学家、医务人员、教师等充当健康科普主力军,打好“专业牌”,同时,也要依托“互联网+”等新形式,遵循传播规律,在健康科普的推进过程中打好“创新牌”。
通过顶层设计,把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从娃娃抓起——这样的国民教育,其实就是在为一代新人打“疫苗”。或许,在面对未来病毒的“突袭”时,他们会有更强大的“免疫力”和“战斗力”,内心也会少一些恐慌和焦虑。
作者:樊丽萍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