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武汉方舱医院“休舱”!有护士跳起海草舞欢送患者;有患者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在这场战“疫”中,中医药发挥了神奇的功效。在复工与防疫中实现“黄金平衡线”,也不妨多一些中医思维。
中医强调扶正要固本,祛邪要扶正,扶正、祛邪两者兼顾。练好疫情防控和抓复工的“平衡术”,两手都要硬。抓防控,归根结底是为帮助人们回到打拼的城市,让社会回到正常运转的轨道;抓复工,可以保障抗疫物资以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事关民生改善及经济发展。可以说,每一扇打开的店门上都写着员工的生计,每一栋重燃灯火的写字楼都炫动着城市的活力,每一个复工的行业都为提高“社会免疫力”提供新能量。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经络不畅通,就需要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流动的中国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比如,利用“健康码”为跨区域工作员工提供健康管理,保障通勤。
中医“治未病”,强调预防。“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先机,阻截疾病传变;“瘥后防复”立足于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外防输入”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时候麻痹大意,很可能前功尽弃。
中医关注个体,注重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着眼于“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个体化诊疗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复市,要做好调查研究,把工作做细做实,一企一策、一楼一策、一业一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施策,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化危为机,把发展潜力释放出来。特别是要突出重点,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古语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医道治道,从来相通。做一番“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全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赢得先机,“中药方”也将以疗效说话。
作者:杨逸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