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既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优势的过程。党的领导的优势、制度自我完善的优势、制度高效运行的优势等,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从一个方面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彰显党的领导优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看,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的成功彰显了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
党的领导确保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改革开放的方向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兴衰成败。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放为改革增添新的动力,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开放不是要改变国家的性质,而是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确保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避免犯方向性、颠覆性错误,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党的领导确保改革开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改革开放涉及各领域、各方面,要处理许多复杂的关系和矛盾。顺利推进改革开放,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使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制定改革开放目标、推动改革开放进程时,能够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妥善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和矛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决定了党能将改革开放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既立足当前,着力消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更着眼国家未来发展,依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构建更为科学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确保了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稳定性,为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领导确保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之中,稳定是前提,没有社会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改革发展也无从谈起。党的领导能够保证改革过程中的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同时,党的领导能够有效协调化解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挑战,避免因为矛盾和挑战影响改革开放进程、延缓改革开放速度。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稳定,根本原因在于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确保各方力量高度凝聚。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达成改革共识、凝聚各方力量。借助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决策参与机制,中国共产党汇聚起推动改革开放的各方力量,如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各群体、各地方的力量。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赢得了人民对于改革开放的支持,凝聚起推动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改革开放彰显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我完善能力,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制度改革、制度建构等方面。
从国情出发设计制度。独特的基本国情、历史积淀、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塑造了我国独特的制度。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选择和安排,没有照搬西方的制度和模式,在世界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背景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持了清醒头脑和发展定力。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及时进行澄清和批判,避免其干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应认识到,社会上很多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但也有些意见和建议偏于极端。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也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事实表明,从国情出发设计制度,是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基本遵循。
依靠改革完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得益于其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这种自我完善能力不是来自外力推动,而是来自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富有革命精神、革命勇气,也讲究革命方法与策略。通过改革破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活力;通过改革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实现制度创新。在改革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不动摇,这是制度创新的底线;坚决破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这是制度创新的主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靠改革创新日臻完善,改革创新是制度完善的动力。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它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人类创造的优秀制度文明成果,依据我国国情加以消化吸收和变革创新,因而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度设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同具体制度有机结合,使制度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形成了微观与宏观相统一、局部与全局相协调、具体与总体相匹配的制度体系。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制度体系,保证国家治理的有序高效,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效运行的优势。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成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一系列党内制度的完善,为国家制度的执行提供了重要支撑。由此,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力,彰显其效能。
改革开放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制度运行的高效率使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也使我国实现了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
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构成国家治理的核心,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成为坐镇中军帐的“帅”;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效保证人民享有广泛、充实的权利和自由,强化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国家治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坚持依法治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渐完善,国家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使改革开放的过程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
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障制度运行的高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集中国家资源到最需要的地方、部门、领域,形成资源优势、力量优势,从而迅速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技术创新、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如高速铁路网的建设,航天技术的突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中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体现。
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优势有机结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党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有效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高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同这个独特优势是分不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过程。不断推进制度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又将推动新时代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