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很多委员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了“城市遗产”上。这些“城市遗产”,有工业的,有人文的,有艺术的,它们曾在城市发展和演进中留下印迹。如今,它们面临着可能被遗忘、被清除的命运。那么,能否让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珍贵遗产永久定格?
为四明邨“请”回徐志摩
延安中路的上海展览中心对面,保留着一片典型的石库门居住区,名叫“四明邨”,是代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活着的文物”,经常有海内外游客慕名来此拍照留影。事实上,那里还深藏着一段传奇的文化往事。
“徐志摩曾携妻子陆小曼在上海居住,当时他们的定居之处就在四明邨。”对于这段历史,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叶国辉进行了深入了解。章太炎、徐志摩、陆小曼、胡蝶等不下十位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上世纪二十年代,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指明要住在四明邨徐志摩家中,要睡“那张挂着红帐子的床”,说是具有异乡的味道。
此次叶国辉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上海“四明邨”建立中国诗人徐志摩纪念馆》的提案。“‘四明邨+徐志摩’是典型的海派文化象征,也是江南文化的象征,是上海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叶国辉表示。
叶国辉在调查后发现,“徐志摩故居”原在延安中路923弄靠马路边上,现已被拆,但幸运的是,它与今天的913弄都属于四明邨,并且距离非常接近,其原始样式也与现存的石库门房子相同。
徐志摩是近代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在他曾长期居住的上海却没有一座纪念馆。“这不免有些遗憾。”叶国辉认为,在四明邨选址建立徐志摩纪念馆具有可操作性,“既用石库门建筑保留一段上海的国际文化交流史,又用珍贵的人文记忆守住石库门‘遗产’。”
工业遗存的“不锈”创新
一处长900米、宽120米、高27米的不锈钢厂“遗址”,比足球场还大,但“转化为艺术孵化空间,却一点儿不嫌它大”。
十几层楼高的烟囱,“不妨把它‘环绕’起来,建一条云梯式的步行道,登上最高处,城市美景尽收眼底”。
高40米、直径30米的废旧缸炉,能够做什么?“做音乐厅、做潜水游泳池,服务于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需要,满足现代城市的新功能。”
工业遗址留下的“废铜烂铁”“建筑垃圾”可以拿来做什么?委员们可谓是脑洞大开,新的功能定位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此次上海“两会”上,民进上海市委提交了《国际视野下的城市工业遗存的更新与转型策略》的提案,聚焦老工业遗址的时代转型。
这份提案脱胎于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和学生们共同完成的一个课题,他们要把位于长江路500号的原宝钢不锈钢厂“遗址”设计改造成一个文化创新集聚地、一个展现城市新气象的活力社区。
“既要保持它的荣耀,同时也要让它主动张开怀抱,向人们展示新生的活力。”金江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调动艺术界、设计界、科技界等多领域创新人才的力量,为这些老空间注入新创意。”原有功能定位不再,但这些工业遗址还是要紧跟时代,随着城市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
让上海新闻出版博物馆“落户”
2003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启动筹建新闻出版博物馆,但因选址问题至今未能落实。今年上海“两会”上,市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再度呼吁,尽快为新闻出版博物馆“落户安家”。
史领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立新闻出版博物馆,不仅是对上海新闻出版历史的记忆和传承,同时对唱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和促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部近现代中国新闻出版史,上海出版界群星闪耀、大家辈出,积累了大量珍贵史料,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有关方面现已征集到藏品数万件,其中包括钱锺书、茅盾、巴金、叶圣陶、黄永玉等文化名人的书信手稿2134件,线装古籍近20万册,百科、词典类中文工具书7000余种,等等。建成后,上海新闻出版博物馆将服务于市民的休闲和文化生活,成为涵养人们文化素质的“校外课堂”。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