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不做,永远不会有人告诉你怎么做;只有自己动手做,别人才不敢小觑。”投身航天事业16年,科技的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在胡海鹰看来,就是这么一句质朴的话。
仰望星空,不时飞过头顶的一颗颗人造卫星,就是国家科技实力的竞争。“没有实力,就守不住国家的太空疆域。”他说,“我最感到幸福的时刻,就是看到自己研制的卫星升空,为祖国戍守太空疆域出一份力”。日前,胡海鹰获评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没人告诉你怎么做,这条路要靠自己闯
人类发射升空的各类航天器越来越多,在太空中留下的空间碎片也与日俱增。这些碎片不仅暗淡,而且漂移速度非常快,一旦以每秒十几千米的相对速度撞上正在工作的卫星、空间站,很容易导致大大小小的“太空交通事故”。
200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来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胡海鹰要做的就是研制出高科技的“太空卫士”,在太空中守护中国航天器的安全。胡海鹰参与的首个任务,就是创新三号卫星的立项。要让卫星能在3.6万公里的高空捕捉到一个个空间碎片,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中抓鱼,不仅要看得到,还得能把它们管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创新三号卫星就正式立项,胡海鹰担任卫星的总体副主任设计师。2013年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得到用户好评。一年后,年仅36岁的他被破格提任为试验六号卫星总设计师——他提出,由三颗卫星组成星座系统,覆盖更广阔的空域,以实现对空间的更佳探测。
“这次我们要挑战世界先进水平。”当然,在这个领域中,不会有人告诉你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做,这就是创新。”在胡海鹰身上,永远有着一股“问题来了就解决它”的劲头,眼神里也永远透着一道“我们一起来面对”的沉稳与坚韧。
2021年4月9日,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这个守护我国航天器“空间交通安全”的星座全部就位。一年多来,试验六号在轨表现出色,成就了胡海鹰心中最大的满足。
自工作以来,胡海鹰从未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过一篇论文,“我习惯了这种默默无闻,比起‘两弹一星’的前辈,这真的算不得什么”。他说,没有实力,就会被人欺负,“能够把卫星做出来,保障祖国的太空疆域没有硝烟,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团队“后墙不倒”,他时刻冲在最前
随着型号任务的不断增多,胡海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目前,他已是三个型号的总师、一个型号的总指挥,也是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
16年来,胡海鹰几乎每年要出差130多趟。只要他连续两天在家,大女儿就会问“爸爸怎么还没去出差?”而小女儿出生才三天,他只抱了抱,就又拖起行李箱赶去发射基地。
一次去北京竞标,为避免耽误时间,胡海鹰带着团队租用了一辆大巴,凌晨5点从上海出发,昼夜兼程18个小时,夜里11点赶到北京。答辩完成后,团队又凌晨离京、半夜抵沪。次日一早,他依旧8点半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在年轻人眼中,胡海鹰是值得信赖的兄长。他办公室的沙发,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谈心专座”,团队里几乎人人都在这里倾吐过心声。“结婚生子、买房落户,甚至食堂伙食、运动场地,要让团队有凝聚力、战斗力,就得让他们感受到‘后墙不倒’的温暖和支持。”他说,这样才能确保型号任务的“后墙不倒”。
哈工大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一直深刻在胡海鹰心中,也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总在想“下一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2010年,胡海鹰带领团队在陕西开展第一次天地闭环试验,7个通宵10次试验机会,却一次也没成功。此后两年,整个团队辗转于黑龙江、陕西、内蒙等多地,不断总结、修改、提升技术方案。2012年,在吉林同样是7天10次试验机会,终于赢得了全部成功的“满堂红”。
胡海鹰觉得,眼下航天器能去的地方还太少。着眼未来,从近地轨道、地月轨道,到太阳系、超太阳系都要有中国卫星的身影。正因如此,“创新不能停,要永远在路上”。
作者:许琦敏
图片:除注明外,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院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