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年轻人两两搭档,在糕点师手把手的指导下,一起亲手制作一份温情满满的重阳糕,在一片欢声笑语的氛围中,这里的重阳节显得有些不一样。
今天是重阳节,一场名为“拾忆,食味”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关爱活动在绿谷制药举行。10位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被邀请来现场,与企业员工一起制作重阳糕,参与游园会,活动旨在鼓励认知障碍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呼吁公众共创认知障碍友好环境。
60岁发病率5%,每涨10岁发病率翻一倍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8.7%。认知障碍的发生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而老年人则是认知障碍的高发人群,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老年认知障碍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研究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有1507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983万。另估算出,中国60岁以上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为15.5%,患者数达3877万人。
“阿尔兹海默病是长寿的‘副产品’,60岁的发病率约是5%,每增加10岁发病率翻一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严峰说。
有这三个致病基因,患病概率百分百
相较于庞大的患病人群,公众对此疾病的认知却远远不足,常把认知障碍与“老糊涂”混为一谈,以为这是正常的衰老迹象,未及时就诊,导致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严峰
严峰表示,目前阿尔兹海默病已经有了确认手段。
阿尔茨海默病有三个致病基因,早老素蛋白1(PS1)、早老素蛋白2(PS2)和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致病基因就是说只要检测出这三个基因,只要活得足够长,100%会得阿尔茨海默病。
另外还有风险基因,有风险基因意味着你比别人得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高很多,比如有APOE这个基因,患病概率就要比普通人高四到八倍。
想要诊断是否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可以通过腰穿、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检测两种方法。
严峰表示,目前,可通过查脑积液里面Aβ蛋白或者Tau蛋白,或者通过PET检测来查这两个蛋白。
文化水平越高得这个病的风险越低
严峰表示:“很多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认知障碍了才过来就诊,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当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时,对于疾病诊治的判断更依赖于患者家属,但他们对于疾病认知的有限可能进一步导致疾病危害加深及照护负担加重,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认知健康,做到早筛查早防治。”
如何早发现?可以按照ABC原则,通过观察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和认知功能,来确定对方有没有患上阿尔兹海默病。
基因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有得病家族史,那么在人群确诊之前五到十年时其实可能就已经有相应的症状,只是说症状不明显。
最早有哪些症状呢?
比如说情绪的问题,有些人到老年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情绪焦虑,以前是一个很开朗的人,突然变的很小气,什么事情都要和家里争执,我们把这个叫MBI(轻度行为问题),包括情绪和性格的改变,要当心是不是这方面的。
有些人开始家里囤积东西,把家里弄的一塌糊涂,这也就是行为方面出现的异常。
记忆下降、外出迷路、无法做出判断、甚至左右手不认识,想说话表达不出来,语言功能的问题等也是早期症状。
“文化水平越高得这个病的风险越低。”严峰破解了公众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一个误区,事实上和人们的常识相符,多动脑、动手是可以很好地预防大脑疾病的。
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治疗的
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前者包括了已上市的几款进口药和近年获批上市的国产新药甘露特钠胶囊,后者涵盖了认知训练、音乐治疗、社交活动等等,患者和家属应该双管齐下。
“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治疗的,不仅要及时用药治疗,还要指导患者进行认知训练让大脑保持活力,多和老人进行情感沟通,关注老人的精神和行为问题。”严峰说,“我们要帮助长辈和老人多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也有助于患病老人改善病情。”
据悉,未来,绿谷制药还将携手多方力量,推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以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作者:沈湫莎
图片:绿谷制药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