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晚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在现场为青少年们教授科学第一课。
“我和妻子在上海隔离了14天,如今看到诸位年轻人是非常值得的,面对面的沟通是非常好的体验。”莱维特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青少年的距离,说起自己科研的心路历程,他不谈天赋、不谈背景,反而说起了科研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选择导师,选对导师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莱维特回忆,一次到英国度假的时候,他看到电视台播放了一则关于生物学结构的新闻。莱维特立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希望能留在英国学习,而向往的导师则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约翰·肯德鲁(John Kendrew)。
无奈,当时肯德鲁拒绝了他的申请,反而建议他前往以色列深造。起初,莱维特是拒绝的,但最后他还是接受了,也就是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计算机,了解了计算结构生物学。从此,19岁的莱维特开始深耕于这个领域直到现在。
当然,莱维特也承认,在科研中运气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获得运气?他说,在科学中要学会专注于细节,超越舒适区,你就会变得幸运。在过去9个月,莱维特连续工作260天来研究新冠病毒,他丝毫不感到疲倦,反而十分兴奋,因为这是对全人类有益的研究。
莱维特说,在科研的道路上,要始终相信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其他人为何要相信你?”他鼓励年轻人们,不要害怕风险,反而要勇于承担风险,“如果你不犯错误,也许就意味着你没有努力。”
作者:李晨琰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记者张伊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