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看得多了,你听说过3D声音吗?作为第五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的主要活动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鸣虫主题展览“夜听虫吟”今起免费对游客开放,通过3D空间技术与鸣虫微距离摄影技术的融合,游客仿佛缩成昆虫大小,完全沉浸在由声光电技术构成的鸣虫乐园之中。
整个展览分为“上海鸣虫肖像”全景深亿万像素摄影、“斗蟋先生的晚八点”3D沉浸式声音剧场、我的自然故事、鸣虫声谱在线数据库4部分组成。整个展示空间用幽暗的灯光营造出夜晚的静谧,在有限的空间中打造出“夜听虫吟”的意境。其中,最不能错过的是由浮音实验室带来的“斗蟀先生的晚八点”声音剧场。剧场名字就有讲究,据展览策划、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余一鸣介绍,会叫的大多都是雄性蟋蟀,一到晚八点时,城市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昆虫的鸣叫开始此起彼伏。
在声音剧场中,48个环绕在你周围的音响将带来一场鸣虫盛宴。有的昆虫叫声尖锐而急促、有的则缓慢而悠扬。这是因为它们的发声器官各有不同,蟋蟀的发声器官就是翅膀,它的一边翅膀像锉刀,一边则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翅膀一张一合产生摩擦后,就能发出小提琴一样的声音;另一种人们熟悉的昆虫——蝉,则利用胸腔的鼓瘪来发声,因此它的声音像打鼓。
在华东师范大学鸣虫研究专业团队的鉴定及浮音实验室3D空间音频专家的制作下,这些虫鸣仿佛就在身边,你能很明显地感觉一只蟋蟀从脚边淅淅索索地走过,或者一只飞虫从远处飞到你的耳边。
余一鸣说,随着城市绿化环境越来越好,现在的孩子们对自然的那种“饥渴感”比以前要少,基本常见的昆虫种类在上海都能找到。不过也要注意的是,好看、稀有的物种仍然在减少,来一场与鸣虫的虚拟“约会”,也是为了让人们听一听那些已经不太能听到的声音。
2019“夜听虫吟——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本次项目在8月份正式启动,是国内首次通过博物馆发起的“鸣虫识别”公民科学项目。由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昆虫研究团队,试图绘制“鸣虫声谱数据库”,解决科学家采集鸣声样本的难题。上海自然博物馆希望在公众与科学研究者之间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公民科学”的新形式,鼓励公众像科学家一样观察自然、记录自然。本年度活动共有40名特约“自然联络员”进行记录,“听有虫”小程序共有3100余名用户注册参与,收集到来自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的2000多条鸣虫文件,采集的内容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平台收集并分享给鸣虫研究的科学家,推动未来的昆虫鸣声研究。
“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一项品牌教育活动,旨在鼓励公众走进自然、记录自然、收藏自然。自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4年,活动围绕四季、沪语讲自然、家园动物等主题展开,形式丰富多样,共有超过十万名观众参与到活动当中。今后,活动将持续陪伴热爱自然的市民朋友,让更多人有机会在家门口尝试开展有趣的科学探究。
“夜听虫吟”鸣虫主题展览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世博会博物馆、世界自然基金会、Floating Sound Lab浮音实验室等合作支持。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