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射瞬间(来源:星际荣耀)
“星际荣耀入轨发射成功了!”整个民营航天领域的人们奔走相告着这个重磅消息。而媒体也将这次成功的发射定义为民营航天的“首个”,意义重大。这是民营航天企业第三次尝试入轨发射了,此时急需一个“成功”的消息来振奋行业,给投资人以信心:中国民营航天之路行得通。
北京时间 2019 年 7 月 25 日 13 时 00 分,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遥一(下称“SQX-1 Y1”)固体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功将多颗卫星及有效载荷送入预定 300 公里圆轨道,中国民营运载火箭入轨发射实现零的突破。
SQX-1 Y1 运载火箭采用三固一液的四级串联构型,火箭全长 21 米,最大直径 1.4 米,起飞重量 31 吨,500 公里 SSO 轨道运载能力为 260KG。本次发射携带了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两颗卫星,搭载了央视未来新星验证载荷、西瓜创客载荷及星时代-6 载荷等三个末子级载荷,以及两个商业配重。
一次冲破瓶颈的发射
与美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立法鼓励商业航天不同,中国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涉足航天技术。直到 2015 年前后,国家政策才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在军民融合的政策放开背景下,民营航天公司在 2015 年后开始遍地开花。数十年来一直用国家力量推动的航天行业迎来了一股新鲜血液。
过去几年,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翎客航天、深蓝航天、星途探索、星河动力、灵动飞天、九州云箭等一众民营火箭公司先后成立。中国民营火箭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火箭速度”,从公司数量和业务能力上都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
▲火箭升空(来源:星际荣耀)
与国家任务不同的是,在汹涌而来的资本热潮加持下,中国民营火箭公司诞生仅数年内就开始面临入轨考验。从 2018 年开始,以蓝箭、零壹空间、星际荣耀为首的火箭公司都开始了入轨发射尝试。
2018 年 10 月 27 日,蓝箭航天发射了中国第一个可以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朱雀·南太湖号”,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但在发射的最后阶段,因为火箭三级出现异常,未能将所搭载的“未来号”卫星送入轨道。
2019 年 3 月 27 日,零壹空间 OS-M 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火箭一级飞行正常,一二级分离正常。一二级分离后,火箭姿态失稳,发射失利。
从结果上来看,中国民营火箭发射的起步阶段不算顺利。两次入轨发射失利也同样意味着,年轻的商业航天产业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遇到了第一个相对痛苦的瓶颈期。尽管业内对前两次发射的失败都有心理准备,不少人认为,失败是正常的,发射成功才是运气太好,但期待之下难免遗憾。
在资金层面,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缺少像马斯克、贝索斯这样的巨富掏钱,也缺少 NASA 这样的机构能够给与资金、技术支持,因而在早期需要依赖资本持续输血。
入轨背后,考量的是技术扎实与否
在星际荣耀尝试入轨发射前,包括九州云箭创始人季凤来、星河动力 CEO 刘百奇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向 DeepTech 表达了对此次发射结果的乐观看法,其中的原因便是对该技术团队的认可。
▲来源:DeepTech
星际荣耀总裁彭小波是航天技术领导出身,敬畏技术,对研发比较扎实,此次发射的准备也比较充分,因此认为成功的概率很高。
可以参考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在经过 60 余年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2018 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 39 次,成功 38 次,成功率高达 97%。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是可能且真实可行的。
对年轻的民营火箭公司来说,需要时间和尝试的过程,以及扎实的技术积累。“航天是一个系统工程。”多位火箭领域从业者和专家都对 DeepTech 表达了一致的观点。
入轨是每一家都需要面对的坎,谁也绕不开。但与国家火箭发射任务不同是,民营航天在资本推动下前进,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质量向资本、计划让路的情况,发射的成功率也就无法得到最好的保障。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向 DeepTech 表示,部分民营企业的技术的话语权通常不是很强,而这对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隐患。相比之下,体制内的航天任务有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对保障火箭发射成功率功不可没。
民营火箭企业以商业为考量,客观上无法承担庞大甚至是冗余的人员配套,但从业者认为,只要采用的方案成熟、过程上遵循研制规律和规范,那么风险就是可控的。再加上民营火箭在技术人员配置上几乎全部来自航天体制内院所,这让民营火箭实际上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是业内对民营火箭完成入轨如此乐观的重要原因。
▲双曲线一号
一名民营火箭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这个行业里,技术的提高都是归零归出来的,就是将问题暴露出来,再解决问题,然后整体水平提高。”在两次发射尝试失利后,火箭的质量再被提高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相应的质量监督力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同时资金的分配上也更加考虑到了火箭的可靠性因素,研发人员作为技术方面的核心人员,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在多位从业者眼中,两次发射在失利的同时,也给了行业更多冷静和反思的时间,因此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来看,经历失利后的成功,可能比第一发就成功来得更具价值。
加油呀,可爱的中国航天人!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 DeepTech深科、网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