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粉红色小楼是传说中的山寨美国驻加纳大使馆。然而事实上,假使馆并不存在。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王卓一
去年12月2日,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出现在“加纳商业新闻”网站上:加纳安全部门在首都阿克拉关闭假冒美国驻加纳使馆。“使馆”存在的目的,是向加纳和周边国家的民众贩售赴美虚假身份文件和签证。不过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该报记者奔赴所谓的“假冒美国驻加纳使馆”调查,发现这则在全球范围内传得沸沸扬扬的故事与事实存在出入,假使馆纯属子虚乌有,而现实是加纳民众对于前往发达国家的签证的高度热情,以及由此导致的非法签证的泛滥。
传说中的“假使馆”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据“加纳商业新闻”一年前报道,这个假大使馆已存在十年,“使馆”小楼上飘着美国国旗,墙上挂着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肖像。为招徕“顾客”,犯罪分子们还打出广告,并深入西非的偏远村庄,将不明真相的民众骗至阿克拉,用高达6000美元的价格向其出售伪造的签证。
消息迅速被路透社等西方各大媒体转载,甚至在美国国务院的网站上也能看到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据报道,假使馆是一幢外墙呈粉红色、拥有铁皮屋顶的破旧两层小楼,由来自加纳和土耳其的犯罪团伙以及加纳一名专攻移民法和刑法业务的律师运营。除了开办假的美国驻加纳使馆外,犯罪分子们还经营冒牌荷兰驻加纳大使馆。另据路透社去年12月报道,美国当局在加纳侦探局的协助下突袭了假使馆,拘捕了数名嫌犯,起获了十个国家的150本护照。
故事精彩纷呈,却并不真实。当假使馆的消息曝出时,加纳打击签证和文件诈骗的负责人塞斯·瑟沃努一头雾水。他对调查假使馆的情况一无所知,在突袭假使馆行动中立下战功的“加纳侦探局”根本就不存在,加纳国家特警部队、刑事调查局和国家调查局也都告诉瑟沃努,他们没有参与突袭假使馆的行动。
《卫报》记者在阿克拉一条破败的街道上找到了所谓的“假使馆”———一幢拥有粉红色外墙的老旧二层小楼。小楼怎么看也不像一座使馆,门厅里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奥巴马头像,前院里居然还有间裁缝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出现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的“突袭假使馆”故事中的一段描述似乎和这间裁缝铺有关:“据称犯罪分子们还配备了一台工业缝纫机,以重新制作假护照的封皮。”
苏珊娜·兰普蒂是小楼的主人之一,这幢小楼由她祖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兰普蒂很晚才得悉自己的祖宅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美国驻加纳使馆”,她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都相信“假使馆”的传说:“如果这里十年来一直有个美国使馆的话,现在每个人都到美国去了!”去年4月,兰普蒂自己也申请了美国签证———在真的美国驻加纳使馆申请真的赴美签证,然后被拒签了。
假新闻来自两次调查行动的拼接
一度传遍世界的“假使馆”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阿克拉地区警察部队工作的劳埃德·拜杜侦探声称,是自己拍下了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出现的兰普蒂家祖宅照片。在2016年6月,也就“假使馆”故事传遍世界之前半年左右,拜杜首次听到有关假使馆的传闻。当时他得到线报,一个签证诈骗团伙正在一幢老旧的粉红色小楼里发放非法赴美签证。每周二和周三这个犯罪团伙“营业”时,还会挂出美国国旗和奥巴马的肖像———听起来似乎与“假使馆”的故事对上了。
拜杜和同事前去调查,照片就是那时候拍的,却一无所获。不久后,拜杜得到第二条线报,当地又有一伙人在发放非法赴美签证,于是再次出动。2016年6月下旬,加纳特警部队、五名侦探以及美国驻加纳使馆外交安全官员等人的突袭取得了成功,发现了135本加纳护照,其中大部分都是假冒的,另有其它大量犯罪物品,并抓获三名犯罪嫌疑人。
美国国务院网站的突袭“假使馆”的新闻链接里的另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堆护照散落在地上。不过拜杜表示,这张照片其实是在后一次搜查的时候拍的,而非突袭所谓“假使馆”时的作品。
瑟沃努确信“假使馆”新闻是假的。美国驻加纳使馆的联络员告诉他,美国国务院有人拿错情报,并把拜杜的两次搜查“嫁接在一起”。假新闻的源头或许是2016年7月25日由美国驻加纳使馆发往美国务院的一封机密外交电报,题为“加纳:假美国大使馆关门停业”。
加纳是西非最为稳定和繁荣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经济没有伴随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每年,供加纳国内25万年轻劳动力竞争的只有5000个新工作岗位,不少年轻人被迫出国谋生。由于申请合法赴美签证对很多加纳人简直难于上青天,便给了犯罪分子兜售非法签证以可乘之机。过去20年来,涉外证件地下经济在加纳迅速发展。2010年,由于伪造旅行证件数量持续增长,加纳政府设立了西非首家证件欺诈鉴定中心,可见加纳虚假签证产业规模之大。2016年,该中心所鉴定的约一半签证都是伪造的。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报告,2016年在美国驻全球各地的使馆中,驻加纳使馆遇到的涉假待决案件数量高居首位。“假使馆”的传说虽不真实,却也是现实状况的一个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