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手机已成小学生重要阅读渠道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上,时常看到身着校服的学生拿着手机津津有味地阅读。首份“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显示,互联网和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的重要阅读渠道。在4到6年级小学生网民中,有46.7%的人把“看书、看报、看期刊”作为自己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但网络使用的娱乐化倾向较为明显,55.6%小学生网民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是玩电子游戏,小学生的手机阅读率为31.3%。
另外,一些网络小说、穿越小说在中小学生中很有市场,不少学生借助iPad在线阅读。调查显示,有43.6% 的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电子书等阅读工具”,29.4%的学生“网上购买图书”,28.4%的学生“在线阅读”。
电子应用难以担当起“电子保姆”的职责
网络数码产品已成为家长哄孩子的一大利器,很多年轻父母认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又可以教孩子读童谣学知识,而且孩子玩的时候一般比较专注,可以锻炼孩子的耐性。那么,iPad之类的产品真的可以担当起“电子保姆”的职责吗?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经常独自看电视玩手机的孩子出现说话晚的几率明显高于很少接触这些电子产品的同龄孩子。孩子年龄越小,越无法把一个个快速闪过的画面有效组织起来,即使他从电子产品中学到了某些语言,那也是机械的、死板的,他实际上并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语言。
电视节目或手机游戏给出了最直观的动态图像,宝宝根本不需要发挥任何想象力,也没有时间去想象和思考,他的整个“学习”过程一直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这和书本中的图画及文字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孩子看绘本时,会情不自禁根据书中的插画结合文字想象出更多的画面和情节,这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电子媒体无法给予的。
以iPad为代表的电子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海量信息的存放,所以多数时间孩子们手指一点就什么都有了,不需要思考和特殊记忆。如此这般,记忆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另外,电子产品发出的声音都是单向的,孩子们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其对话能力必然下降。即使再变化多端的游戏软件和学习软件,与有着无穷变化的现实世界比起来也是模式化的、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