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
上班途中
是可贵“充电”时刻
离工行银行桃林支行开门还有3分钟,所有员工就位站好。
8点15分,桃林支行副行长瞿燕华搭地铁抵达办公室。8点30分,晨训开始。瞿燕华向同事宣讲重点营销产品、银行服务检查反馈等若干注意事项。恰逢人工智能热潮,工行正在推广“智能服务”,陈列在大厅的自助机台便是佐证,训导结束后,瞿燕华开始对机台一一检查、补损、报修,然后巡视其他死角,包括塞在椅子缝里的小广告也不放过。一切无碍。9点整,营业部准时开门。
快人快语的瞿燕华另一重身份是工行合唱队长,合唱每两周排练一次,她说两年来几乎没有缺席过一次排练。这种“靠谱”的作风也被她带到工作当中,每天上班“有一百样事情”:调阅监视录像、事中事后审核、应对合规部门、风控部门的检查……碰上柜员长短款事故的,她要抽出录像一帧帧地检查,核对到底入账了多少张钞票。无处不在的内部摄像探头,意味着严厉的风险监管。当人手每天要经过上千万的现金,需要主观和客观双重约束力。“我们办公室是透明的,有摄像头,门、抽屉不能锁住,因为下班会有内控人员检查,如果被发现抽屉里有非本人名字卡片的,就一个结果,罚。”
银行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员工成长体系。从入职开始,员工要参加很多银行内部培训。瞿燕华参加过的培训,短则两三天,长则个把月,上课方式从封闭、走读、到网络大学不一而足。尤其是专业条线的银行人员,通过内部培训,才能获得私人银行业务、注册理财师等相关执业上岗资格。她从理财经理一步步升为支行副行长,这是银行里一条常见的晋升途径。通过内部培训,她考取了私人银行业务的资质,现在她需要维护资产达到8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资产客户,她的500名微信好友里面,客户就占到了四成。
除了公司培训,员工也要自觉充电。最表象的学习就是跟得上新术语、新政策。白天,客户、二级市场合作伙伴来咨询相当于“放电”时刻,上下班往返搭乘地铁途中、把两个娃娃哄睡十点过后,这两段时间则是瞿燕华难能可贵的“充电”时刻。上班不能捧着部手机盯着看,下班则可以安心浏览大型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
瞿燕华觉得这种高强度的管理风格,是让银行管理人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她主动提到国有银行人才流失现象,认为银行这几年为信托、券商等机构输送了不少人才,但也反映出银行工作培养锻炼人的一面。“很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年轻人,想要进入银行,包括工行内部也有不少常春藤留学生。在这个岗位上,年轻人学会的除了扎扎实实的专业能力,还有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