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童年升华出悲悯与诗意
曹文轩曾说他的创作来自童年生活深刻的记忆。他在《童年》中写到:
“我的家乡苏北,是以穷而出名。我的家一直是在物质的窘迫中一日一日地度过的。贫穷的记忆极深刻。我吃过一回糠,一回青草。糠是如何吃的,记不得了。青草是我从河边割回的。母亲在无油的铁锅中认真地翻炒,说是给我弄盘‘炒韭菜’吃。十五天才能盼到一顿干饭。所谓干饭只有几粒米,几乎全是胡萝卜做成的。整天喝稀粥,真正的稀粥,我永远忘不了那稀粥。读中学时,每月菜金一元五角,每天只五分钱。都是初二学生了,冬天的棉裤还常破绽百出,吐出棉絮来……”
童年对曹文轩来说,意味着永恒的精神故乡。童年的苦难却成为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在曹文轩的笔下幻化成直指人心的故事。“《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他这样告诉自己的读者。在这些故事中,苦难的记忆升华成了作家的悲悯之心。
不同作品有同样的美学源头
曹文轩的故乡位于苏北的水网地区。那片蓝天之下,水网就像大地上的血脉,滋养着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水,培养了曹文轩写作所需的想象力,影响了曹文轩的美学观,以及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在曹文轩的小说里几乎都有对“干净” 的执著。“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曹文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