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爆裂鼓手》这部音乐题材的电影火了。或许是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带来的效应,或许是人们厌倦了温情的励志片,想要来点新鲜刺激的。如果剔除满满负能量的各种视觉冲击,仅故事梗概看,它反励志的面目下仍有着心灵鸡汤的底子——顶尖音乐学院的学生鼓手,在魔鬼导师的言辞侮辱和淘汰压力下,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导师也不能不诚服。
作为一部音乐题材的作品,剧中点题曲《鞭打》等爵士乐曲目与剧情推进严丝合缝,散而不乱的鼓点,和着钢琴、提琴、管乐,演奏出严谨又充满谐趣的乐句。当我们还沉浸在爵士名伶倚靠钢琴,柔情百转的浅吟低唱时,一个十数人的乐团大阵仗让我们见识了学院派“爵士”的震撼。而我们的男主角安德鲁,虽然身在顶尖音乐学院,无奈资质平平,只能在学院的二流乐队当替补鼓手。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有机会进入导师弗莱切的乐团。都知道严师出高徒,然而弗莱切似乎过了头。乐手一旦没达到要求,就会遭到他的“虐待”,轻则展现花样骂人技巧,重则搧耳光,甚至直接扫地出门。在他的刺激下,安德鲁与女友分手,一门心思投入练习,虎口血肉模糊,换上一层创口贴接着练。为了达到导师所要求的速度,安德鲁拼尽全力,鲜血飞洒在鼓面上,看得让人心惊肉跳,这哪里是在学习音乐,分明就是挑战体能极限。也难怪观众吐槽:这其实是一部“惊悚片”。
种种画面,难免让人想到许多音乐神童的经历。在他们的故事里,每天动辄十几个小时的练习,激烈的竞争淘汰,绝对是基本配置。而通常促使他们压抑孩子爱玩的天性,在音乐世界勇攀高峰的,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便是拿着小尺的父母。而影片中的这对师徒,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投射。弗莱切对应的是自学成才,脾气暴躁,鞭策乐队成员的布迪·里奇;安德鲁对应的是被乔·琼斯砸过钹,埋头苦练终成大师的查理·帕克。这个故事也在片中成为弗莱切刺激安德鲁的生动事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古今中外,从来适用。剧中学生为了一个核心鼓手的位置展开角力,为了一场场专业比赛疯狂排练,备受煎熬,何尝不是如今音乐院校每一个学子的现状?布迪·里奇的一位导师回忆这位大师的青少年时光,惊讶于这个自学成才的小子轻易做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不过当他看到布迪的手,便明白了状况:“这项事业不只需要心智的磨练,更是身体上的。”
只是,在艺术世界,只剩下技术一个标准了吗?技术理当服务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而全片中,导师对乐队关注的问题只有速度、节奏、音准。倒是只有男主角亲戚的反击值得玩味:“音乐不是靠主观感受评判的吗?”
对艺术的感悟力确实建立在完美的技术之上,然而沦为技术的奴隶,或能成为顶尖的乐手,服务于世界一流乐团,却永远成不了大师和艺术家。男主角告诉自己的亲戚,他更向往查理·帕克的人生轨迹:“我宁愿34岁死去,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话题,也不愿意腰缠万贯、红光满面却默默无闻地活到90岁。”听上去像是一番豪言壮语。查理的出现,大力推进了Bebop成为爵士乐的一种风格而不是散见于作品中的技巧。只是,他的辉煌在1946年前后,被越发严重的酗酒和滥用药物所打断。迷醉在酒精和药物之中的查理,早已不是那个充满创造力的传奇鼓手。
不疯魔不成活,可是请注意,这是成功学的统计,而不是任何一项事业的本质和必然条件。而爵士乐的精妙处,不止在于高难度的节奏变化,更在于自由奔放的音乐态度。它不是紧绷疯狂的,而是优雅随性的,在表演中有许多即兴的成分,带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味道。
努力到伤害自己来达到技术高峰,也似乎不是导演企图呈现的主题。本片导演、编剧达米安·沙泽勒在一次访谈中表现出了对大众这种“误读”的讶异。一场近乎完美的爵士鼓solo固然值得享受,然而与其说是一个胜利的结尾,不如说是一个悲剧。达米安也曾在高中学习爵士鼓,恰好也有一位像弗莱切一样的导师,以激烈的方式鼓励他追求音乐梦想。只是最终,达米安意识到自己并无音乐天分,转而向电影发展,29岁的他,凭借此片,已经斩获金球奖在内的不少奖项。或许他的选择,也能为这部电影,寻找到真正的解读。
但我仍然爱着这样一个结尾。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炫耀技巧,以自己方式报复导师的偏执狂,而是沉浸于节奏,逐渐放松,在音乐中找到自我的少年。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忘了,音乐到底是什么。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