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百余年过去,今天的我们如何继续用世界的眼光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4月21日,“红途学苑”大思政课第九讲走进位于虹口区的鲁迅纪念馆,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林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生动的党二十大精神宣讲课堂。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是报告首次提出的论断。
从文明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坚持与解读,展示了中国特色的鲜明特征,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战略任务,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凸显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紧迫性,体现了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刘教授表示,深刻理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战略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讲师简介
刘林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委讲师团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人民民主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主持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4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期刊报刊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著作5部;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0余项。
“鲁迅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也是中国革命最早觉醒者之一,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的进步文学与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我们。”刘林教授表示,“红途学苑”在鲁迅纪念馆开展这场文化主题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让课程更加接地气、有人气、鼓士气。在当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实践中,始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文化立场,爱国主义精神等中国精神的熔铸,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根源,对历史自信将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来自宜川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民航华东空管局的党员群众60余人现场聆听了讲座,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上海市杨浦区应急管理局、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妇幼保健所支部委员会、中共上海杨浦市政养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月浦水厂、中共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委员会、中共上海崇明区庙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线上参与了活动。
宜川街道浦发广场第一党支部书记张郁平表示,听了讲课后受益匪浅,加深了自己对二十大报告精神的认识。作为普陀区三届党代表,他会继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履行好党代表的职责,同时向更多党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我们从书本上学、在单位里统一学感受很不一样。”来自民航华东空管局的党员代表王佳麟说,讲座内容结合鲁迅纪念馆里的展陈内容一起学习,感悟更加深刻,感谢红途学苑提供了这样一个沉浸式学习的机会。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途学苑“双百”活动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途学苑“双百”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网信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文明办、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市国资委党委等部门联合推出,汇聚我市重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发动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百节大思政课、百场精品活动。切实发挥理论团队、宣教阵地、融媒中心、“红途”平台矩阵效应,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课堂。
文/编辑:蒋竹云
摄影:周俊超 王竟成
剪辑: 沐多
制图: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