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东方IC
7月31日至8月3日,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其间,中国-东盟外长会7月31日在曼谷召开,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贸、安全、人文等领域达成多个重要共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东盟(“10+1”)外长会发出了中国和东盟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强有力信号,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迈出新的重要步伐,为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东盟不惧单边主义逆风,致力推动区域合作
7月31日,在东盟外长会开幕式上,泰国外长帕马威奈就为本届会议定了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只关注自身、目光短浅都不是我们的选择,并且永远不会。”面对国际局势依旧存在的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外向和富有前瞻性”。
泰国总理巴育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也表示,东盟必须加强与对话伙伴及区域外国家的合作以实现东盟目标。
在美国单边主义势力气势汹汹地向全世界挑起贸易战的当下,东盟致力于推动共同体建设和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本次会议东道国泰国寻求更深入的区域一体化,以扩大贸易,并在全球挑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促进本地区的繁荣。
7月31日,东盟外长会议发布联合公报,强调东盟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升伙伴关系,以在复杂多变的地区和国际形势下实现东盟的可持续发展。
公报表示,东盟欢迎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举行,强调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在促进东亚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公报还强调,需要为建设东盟中心地位和团结而努力,并进一步加强东盟各国合作与伙伴关系,以应对东盟内部和外部急剧变化的局势,并确保东盟各国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东盟作为地区合作的引领者和会议主办方,在系列会议上会尽力弥合各方分歧,尽量维护地区合作与稳定的局面。
东盟和外部伙伴之间加强合作,有助于维持其经济的长期增长。东盟期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其与6个自由贸易区伙伴国(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程,以便启动世界最大自贸区的运转工作。
“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达成一致
根据泰国官方提供的数据,在7、8月之交短短数天的会议期间,曼谷会举行多达27场各项会议,共有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会。其中7月31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格外亮眼。
▲8月2日,泰国曼谷,王毅外长出席东亚峰会外长会。|视觉中国
近年来,中国-东盟合作硕果累累,去年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58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东盟也跃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去年对东南亚国家投资额达到近100亿美元,使得东盟国家首次跃升为中国第二大投资目的地。中国-东盟关系已经成为引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
东盟外长们表示,东盟与中国对话伙伴关系是东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伙伴关系,也是最具实质性、惠及东盟最多的一组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清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希望地区合作开放包容,不搞排他性的小圈子,以维护和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点与东盟的立场不谋而合,因此受到了东盟国家的欢迎。
此次中国-东盟外长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中国和东盟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迈出新的重要步伐,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达成一致,将启动并尽快完成磋商,以为今年11月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做准备。
其次,双方同意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拓展在电子商务、科技创新、5G网络、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启动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共同在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拓展新的合作。
最后,双方决定继续在地区合作中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将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并携手推动年内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加快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中心主任许利平研究员认为,面对一些域外国家舆论在南海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抹黑,中国在本次会议上的主要任务还是聚焦合作并管控分歧,从而为11月举行的东盟峰会和相关会议营造良好氛围。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一带一路”合作已经取得进展,而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达成一致,意味着将形成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合作的整体框架。
作者:王卓一
编辑:王卓一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