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头戴特朗普和沙特王储的面具在白宫前示威,抗议特朗普在卡舒吉事件上的立场。|视觉中国
据沙特阿拉伯国家通讯社20日报道,沙特检察机关对沙特记者卡舒吉失踪案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卡舒吉因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而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调查结果表示认可,但对是否制裁沙特未置可否。多名美国国会议员则持怀疑态度,呼吁国会抵制暴行。
卡舒吉事件发酵至今,在中东乃至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甚至有舆论认为会促使美沙关系出现巨大倒退,但笔者认为,该事件对于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可能有限。在美国和沙特的努力下,卡舒吉事件可能终将“小事化了”。
因批评王储遭遇不测
卡舒吉1958年10月生于伊斯兰圣城麦地那,他与沙特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正因其在沙特“体制内外”游刃有余的强大背景,卡舒吉在沙特国内以媒体人身份为武器,长期对沙特王室和政府的诸多内政、外交、社会、民生政策进行批评。尽管沙特王室和政府对其言行多有不满,但卡舒吉总能在各方实力派的庇护下全身而退,对其惩戒无非是撤职查办。
随着2017年6月沙特国王突然换储,“80后”新王储小萨勒曼逐渐走向前台,以强势态度大刀阔斧展开诸多改革措施,作为媒体人的卡舒吉却深感沙特官方对其言论的相对宽容态度荡然无存,遂于2017年9月出走美国,通过《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继续发声,批评沙特对也门的军事介入、沙特对卡塔尔的全面封锁以及与加拿大的外交争端等。
以上言论对于高举“2030愿景”改革大旗的小萨勒曼而言更是如鲠在喉,但他对在美国的卡舒吉却是鞭长莫。随着卡舒吉在土耳其的出现并与沙特驻土外交机构产生交集之后,无论是卡舒吉本人的前途命运还是沙特王室与政府的国际形象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卡舒吉因处理离婚文件问题进入沙特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后的“人间蒸发”,藉由其土耳其籍女友通达土耳其政府,从土沙之间围绕“名记”失踪问题的“口水仗”逐步演化为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沙特的大力谴责。如今沙特官方承认卡舒吉死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内,小萨勒曼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卡舒吉这个沙特眼中的巨大“问题”,已经酿成沙特当前难以自我消解的巨大危机,法国《费加罗报》甚至直言,沙特即将再度换储。
对沙美关系影响有限
有舆论认为,卡舒吉事件会促使美沙关系出现巨大倒退,但笔者认为,该事件对于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可能有限。事实上,就该事件本身而言,严格来说是沙特内部事务,其矛头既不是针对土耳其,更不是针对美国。土耳其政府一手打造出卡舒吉事件,恰恰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通过打击美国中东盟友的形式来对特朗普施压,以报“布伦森案”的一箭之仇。土耳其明白无误地知晓卡舒吉《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身份,而该报与特朗普之间冲突不断且日趋激烈。《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伍德沃德的新书《恐惧:特朗普在白宫》便是双方矛盾的一次大爆发。卡舒吉事件实际上成为土耳其政府与《华盛顿邮报》无意间的各取所需。因此,特朗普尽管迫于舆论压力对沙特进行了批评,但不会对土耳其和美国媒体的反对声作出实质性妥协。
以色列和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支点。特朗普上台以后,其关于中东问题的诸多思考逐渐从竞选时的个人谋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美国中东政策的基本内核包括几个部分:第一,力挺以色列,恢复并巩固美以特殊关系,特别是通过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迁馆于此,来为以色列站台;第二,遏制伊朗,特朗普上台后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并加大对伊制裁力度,并就对伊制裁问题向欧洲盟友不断施压;第三,压制土耳其,试图通过“以压促变”来阻止土耳其与俄罗斯、伊朗在中东的日益靠近,尤其利用“布伦森案”加大对土制裁力度,但在北约框架下,美国对土耳其只是“点到为止”;第四,扶持沙特,继续维护美沙之间自20世纪30年代延续至今的盟友关系,在美国看来,沙特是平衡伊朗威胁的重要力量。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加大对伊制裁得到了以沙两国的高度认可,以沙之间的全方位合作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沙特甚至在美国迁馆问题上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正因如此,一个本就与美国无直接关联的卡舒吉事件,难以撼动美沙之间的盟友关系,这种盟友关系缘起于沙特大规模开采石油之前,经受了“9·11”事件的冲击,并将在沙特迈向后石油时代的进程中继续得到美沙双方的认可。对于美沙这两个宗教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迥异的国家而言,维系这对盟友的唯一主线便是共同利益。尽管美国在全球大力推行“价值观外交”,但它对沙特整体上保持了罕见的沉默态度。美沙盟友关系、美以沙反伊朗准联盟才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大局”所在,卡舒吉个人的生死存亡只是一个新闻热度终将流逝的孤立“小事”,而“小事化了”定是美沙共同的努力方向。
作者:钮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