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以来,南高加索国家亚美尼亚政局动荡。从前总理谢尔日·萨尔基相罕见地宣称“我错了”,到重新选举总理却“无果而终”,如今的亚美尼亚是一个无总理的国家。
帕希尼扬登上权力顶峰难度不小
2015年12月,亚美尼亚时任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推动国民议会修改宪法,将国家政体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根据新宪法,总理掌握国家实权。这本是萨尔基相为自己日后“华丽转身”铺路,却不料成为今日动荡局面的伏笔。
5月1日,作为总理竞选唯一候选人的反对派领袖帕希尼扬未获得法定票数,铩羽而归的他呼吁示威者进行全国总罢工。2日起,反对派封锁了首都埃里温的中心街道和城际公路。示威者聚集在位于埃里温市中心的共和广场,与外界猜想不同的是,示威气氛热烈但和平。
但这种欢乐氛围是帕希尼扬有意营造的。就政治学常识而言,推翻前总理和自己被选为总理是两回事,但是帕希尼扬希望借助民粹主义热情模糊二者之间的差别。然而一旦冲突升级引发流血事件,可能会刺痛示威者的神经,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当总理”才是他的最终诉求。
问题是这一“抱负”并不容易实现。在1日的选举中,共和党通过一场“空城计”给帕希尼扬使了“软绊子”:亚美尼亚国民议会共有105席,共和党占58席,而根据该国相关法律规定,候选人须获得超过国民议会半数议员(即至少53票)的支持,才能当选总理。也就是说,尽管共和党未提名候选人,却利用多数优势让帕希尼扬不能得偿所愿。
根据亚美尼亚国民议会网站2日公布的消息看,特别议会将于8日进行第二轮总理选举,若再次未果,立法机关将自动解散。对于帕希尼扬来说,只有在短短一周内争取部分共和党议员的支持才能登上权力顶峰,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日的消息,部分政治力量宣布将抵制特别议会,即便顺利进行第二轮选举,共和党也暧昧地表示,不推选本党候选人,但支持三分之一议员推出的候选人。帕希尼扬可能遇到对手。
纳卡问题:俄罗斯“团结”亚美尼亚的工具
亚美尼亚的问题从来就不只是亚美尼亚的问题,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俄罗斯的神经。从公开信息来看,俄罗斯对此次事件反应“平静”:普京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这是亚美尼亚的内部事务,俄罗斯不会干涉”。
但事实上,亚美尼亚是俄罗斯在南高加索的战略前哨,俄在亚第二大城市久姆里拥有一个军事基地,加上设在南奥塞梯的陆军基地和阿塞拜疆的空军基地,不仅对格鲁吉亚形成了包围圈,还能够有效遏制北约在南高加索的扩张,以及缓解俄罗斯与西方直接对抗的压力。
此外亚美尼亚还是俄罗斯通往伊朗的走廊,以及牵制土耳其在该地区发挥作用的重要平衡点。失去亚美尼亚,无疑会增加阿塞拜疆在该地区的作用,格鲁吉亚也会更加倒向西方。传统上阿塞拜疆与土耳其和西方关系友好,一旦其发挥地区主导权,很有可能强化土阿格三边关系,从而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
关键在于亚美尼亚的态度。历史上共和党与俄罗斯关系交好,萨尔基相是俄罗斯的铁杆盟友,但如今亚美尼亚对俄罗斯产生了怀疑态度。尽管帕希尼扬多次表示,自己当选后亚俄关系不会受任何威胁,但其实这位反对派领导人的态度是游移的,帕希尼扬想打造一个与萨尔基相不一样的亚美尼亚,这个新政府具有更多面相,对外政策也会更加独立灵活。事实上,帕希尼扬并不是一厢情愿,美欧已向其伸出橄榄枝:5月2日,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就表示,支持亚美尼亚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而此前一天美国助理国务卿韦斯·米切尔也表示愿与帕希尼扬合作。
亚美尼亚对俄罗斯的“怀疑”主要体现在纳戈尔诺一卡拉巴赫地区冲突 (简称“纳卡冲突”)问题上。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其中约80%的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1988年纳卡地区议会投票决定脱阿入亚,继而引发武装冲突。双方已于1994年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至今仍因该问题处于敌对状态。
1992年,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针对纳卡冲突成立了由12国组成的明斯克小组,其中俄罗斯扮演“平衡者”角色。俄同时向亚阿两国售武,并不时拿纳卡问题作为“团结”亚美尼亚的工具,这长久以来积蓄了亚美尼亚对俄不满情绪。但对帕希尼扬来说,只有彻底改变纳卡现状才能有与俄罗斯谈判的砝码,目前来看这基本不可能。4月30日亚总统阿尔缅·萨尔基相接受白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所有亚美尼亚人在纳卡地区不要发生任何挑衅和冲突。这是在对帕希尼扬喊话,因为后果他承担不起。
作者:文汇报见习记者 刘畅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