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瑰,1907年生,四川铜梁县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和国民党陆军大学,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被授予少将军衔,任中国军队暂编第五师师长。之后,他历任国民党军务署署长兼国防研究院副院长、国防部第五厅厅长和第三厅(作战厅)厅长、第二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官兼第七十二军军长。他于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途失去组织,1945年3月重新与中共建立了联系,1980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他率部在四川宜宾起义,后任新中国川南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和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兼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解放军副兵团级。
郭汝瑰将军与我的祖父辈亲属多人有同学、同事之谊,是我的长辈。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陈赓之子陈知键任重庆警备副司令时,与郭汝瑰常相往来。陈知键曾对郭汝瑰说:“解放战争时我还小,当时在家谈到共产党能不能取得胜利时,就听我爸说:“我们肯定能胜利的,他(指国民党)的国防部里有我们的人。”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这人就是您老。”今年4月初,我由北京出差重庆,在郭汝瑰的家乡,又得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遂作文如下:
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共,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26年郭汝瑰考入黄埔军校,认识了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的肖楚女、恽代英、熊雄等共产党人,受其熏陶,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郭汝瑰受共产党人吴玉章的指示,由武汉回到四川涪陵,做拥有川军两师一旅兵力的川鄂边防副司令、自己的堂兄郭汝栋的军运工作。此后,郭汝瑰便被安排在郭汝栋军队政治部做科员,负责宣传工作,成了涪陵城内的红色人物。1928年5月,经在郭汝栋部任少校团副的中共地下党员袁镜铭介绍,郭汝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郭汝瑰任郭汝栋部独立旅一团三营营长,随军进入湖北,在平汉路花园、广水一带护路。这时,中共内部“左”倾思想占了上风,受其影响,袁镜铭向郭汝瑰传达组织的指示:要三营和红军配合,夹击一团其他两个营,举行暴动。
很快,这场暴动便以失败告终,郭汝瑰的三营被认为是共产党的聚集地,郭汝栋迫于蒋介石的压力,撤销了三营建制,调任郭汝瑰为军部参谋,不久即将他送去日本士官学校读书。从此,郭汝瑰与共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继续在国民党军队供职,并英勇抗日,表现出色。
两次面见董必武,服从安排充当卧底
1945年3月,郭汝瑰任国民党军政部军务署副署长兼国防研究院副院长,顶头上司是陈诚。其间,他遇到了已分别18年的老相识任廉儒。就此,与共产党组织恢复了联系。任廉儒是位资深的共产党员,在共产党内,他和董必武保持单线联系。郭汝瑰向任廉儒表明了自己想寻找党组织的愿望,任廉儒在经过一番接触、观察后,经董必武首肯,两次安排郭汝瑰面见董必武。
第一次是在1945年5月的一天傍晚,任廉儒领着郭汝瑰去青年路罗升之的公馆与董必武见面。当郭汝瑰谈了对陈诚及国民党的看法后,董必武表示赞同。而当董必武询问其对共产党的看法时,郭汝瑰说:“我在黄埔军校时,即已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从那时起,我就要求加入共产党,直到以后在郭汝栋部队正式加入了共产党。”在谈到抗战时,郭汝瑰赞扬共产党说:“共产党在敌后发展游击队,根据地日渐扩大,拖住了大量日军,是在真正打敌人。且解放区政治清明,今后共产党肯定会获得胜利。”郭汝瑰还提出了恢复党籍和去延安的请求。
▲郭汝瑰在著述中
第二次是在1946年3月17日晚,郭汝瑰又应约面见董必武,参加这次会面的还有薛子正等五六人,内容与前次谈话大致相同。这次,郭汝瑰再度提出了之前的请求。
这两次会面后没几天,任廉儒向郭汝瑰转告了董必武的意见:对于恢复党籍,原则上可以,但要经过一番考验;至于去延安,则不如留在国统区作用大,因为中共人员想打入国民党机要岗位是不容易的,故要郭汝瑰留下,为中共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任廉儒为中共与郭汝瑰的单线联系人。
任廉儒对郭汝瑰说:“这样更有助于你组织问题的解决。”郭汝瑰则表示坚决服从共产党的安排:“只要党能容纳我,我可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从此,郭汝瑰在国民党军内“卧底”,充当“红色间谍”。
及时传递重大情报,孟良崮重挫国民党军锐气
1945年夏,日军已近穷途末路,为争夺抗战胜利果实,国民党军令部几经策划,出台了一个如何“对付”共产党的方案,以后的全面内战战略,就是这一方案的发展和演进。郭汝瑰把该情报交任廉儒转给董必武,供中共参考。此后,郭汝瑰受命主编《国军战斗序列》,供蒋介石、何应钦、陈诚、顾祝同策划进攻八路军、新四军。这是一份国民党最高军事机密,只准打印13份,底稿由军务署办公室主任李文伦监督销毁。
毛泽东等人收到郭汝瑰送来的这份情报后,果断命令所属部队向等待受降的日军发动进攻,获得大量武器装备和地盘,迅速壮大了实力,并在随后的上党、平汉等战役中挫败了国民党军打通平汉路的计划。
1946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由于陈诚的举荐和蒋介石的信任,郭汝瑰在一年之内连续升迁,先后任总参谋部办公厅副厅长和国防部第五厅厅长,1947年3月5日就任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
是年5月12日晚,郭汝瑰和陈诚、刘斐、侯腾等被召集到蒋介石官邸汇报和研究山东战场问题,最后蒋介石决定:汤恩伯兵团攻占莒城、沂水,再进攻蒋峪、临朐;欧震兵团攻击南麻;王敬久兵团攻博山。当晚郭汝瑰回家后,把蒋介石的这一作战部署全部向任廉儒讲了一遍,并特别强调重视归汤恩伯兵团所辖的整编七十四师。因该师是由七十四军整编而成,原军长俞济时治军严厉,深得蒋介石器重;现任师长张灵甫是俞济时的爱将,沿袭治军传统。该师兵员充足,装备精良,号称国民党军五大支柱之一。很快,这份情报被转到中共的作战指挥部,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分兵反击、牵制、截断国民党军参战部队的联系,集中优势兵力将整编七十四师压迫至孟良崮,经过激烈战斗,于5月16日全歼该师,击毙张灵甫,重挫国民党军锐气。
助张克侠起义,淮海战役建奇功
不久,郭汝瑰任国民党徐州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该部共辖有十一个绥靖区和四个兵团,总兵力70余万。郭汝瑰到徐州后,与亦驻徐州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往来甚密,几经试探,彼此增加了信任。此时,张克侠正在为自己没有实权、不能直接掌握部队而抱怨,郭汝魂也在考虑是否出力帮上一把。直到任廉儒向郭汝瑰传达了董必武的指示:设法调张克侠任徐州城防司令。郭汝瑰意识到,张克侠是共产党员,于是积极为其调动进行谋划。
▲郭汝瑰手记
1947年11月14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攻占肖县,并进攻沛县,威逼徐州,使徐州上下一片恐慌。郭汝瑰乘机向徐州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举荐张克侠指挥过家芳的一三二师,使其顺利地当上徐州城防司令。1948年淮海战役刚刚打响,张克侠、何基沣等便在万年闸率部起义成功,从而使徐州的东北大门敞开,让解放军能迅猛地直捣徐州,完成对黄伯韬兵团的包围,并占领了阻击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东援的有利地形,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接着,经顾祝同邀请,1948年7月7日,郭汝瑰再度就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为国民党草拟作战方案,和国民党具体主持淮海战役的徐州“剿总”副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作生死较量,不露痕迹地将国民党军引向死胡同。他巧妙地周旋于何应钦、陈诚、顾祝同、白崇禧之间,使得其经手的作战计划屡次获得蒋介石的信任,又很快转送到中共,令国民党军屡战屡败:1948年11月22日,被围于碾庄圩附近的黄伯韬兵团被歼,兵团司令官黄伯韬自杀;12月14日,被围于双堆集的黄维兵团被歼,兵团司令官黄维被俘;直到1948年1月10日,杜聿明亲自率领的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先后被歼,兵团司令官邱清泉被击毙、杜聿明被俘,李弥、胡琏逃脱,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结束。
值得玩味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当杜聿明、郭汝瑰又见面时,二人有如下一段对话:
杜聿明:郭汝瑰呀郭汝瑰,当年我们吃败仗都吃在你手里。
郭汝瑰:各为其主嘛。
杜聿明:你那时就和共产党有联系?
郭汝瑰:是的,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杜聿明:从山东方面。
郭汝瑰:这人是谁?
杜聿明: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你。
郭汝瑰:那么,你为什么不告我呢?
杜聿明:告过,只是没有起作用。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郭汝瑰在共产党组织的指示下,在国民党内几经周折,于1949年1月21日就任七十二军军长。郭汝瑰将国民党军参谋本部的江防计划、江南作战计划,以及太原、武汉、陕甘、西南等地区国民党兵力配备序列等最机密的作战计划交给任廉儒。后郭汝瑰就任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官,辖七十二军、二十一军、四十四军和3个独立师。他于1949年12月10日在宜宾率部起义,使驻成都国民党军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蒋介石的“川西决战”化为泡影。
——本文摘自《纵横》2010年第八期
作者:段子文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来源:《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