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颜色》
[法] 布鲁诺·巴贝摄
[法] 尚 陆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1973年9月,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巴贝作为总统府认证的新闻记者加入了随行记者团,他用最喜爱的柯达克罗姆胶片记录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场景。巴贝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用彩色胶片拍摄中国的摄影师。从此之后,巴贝多次来到中国,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四川、广西、新疆、香港、澳门等地,用颜色的变化见证中国的发展历程。本书收录了巴贝自1973年以来在中国拍摄的300余幅彩色照片,用纯粹的影像记录历史的演变。这些照片内容广泛,画面精致,极具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
▲女学生王晓雅(音)在雨中欢送法国总统,上海虹桥机场,1973年
▲王晓雅(音)多年后在巴黎和巴贝相见,2016年5月
我并非摄影专家,却非常幸运,因各种机缘巧合而遇上过几乎所有与中国有关的法国大摄影师,并与他们有过私下交谈:卡蒂埃- 布列松、爱德华·布巴、马克·吕布。这三位大师如今均已作古。他们有关中国的作品,大多以黑白为主。这些作品中最优秀的,往往能抓住一些东西,让人觉得那是真正属于中国的,是本质性的东西。比如,马克·吕布镜头下的黄山。
▲淮海路,上海,1980年
巴贝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人人皆以黑白为影像的主要呈现手段的年代里,大胆使用了彩色。人们知道,为此,他不计代价,不惜人工,在传递方式还非常传统、古老的时代,保证冲印出不变色、不损坏的胶片。巴贝的摄影,让我见到了——或者说重新见到了——我童年时期中国的真实色彩。就好比,人们以前总是说,中世纪是黑暗的,而当我们有幸看到一些中世纪书稿中珍贵的彩图插页,我们突然发现,中世纪是有色彩的,有时甚至是色彩绚丽的。布鲁诺·巴贝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中国。他试图抓住的,不是中国的本质,而是中国的本色。
▲幼儿园,上海,1980年
当你既非历史学家,又非汉学家,你眼中所看到的,何以能够成为代表这个国家的影像?布鲁诺·巴贝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他有三个解决办法:一,尽量在中国久留;二,在中国各地旅行;三,隔一段时间,就再来中国。于是,他有了与我有幸见过的其他几位摄影师不太一样的经验。他呈现的中国,因其本色,拥有了一种难能的贴近事实的真实,并因不求本质,但求本色而抓住了时代的变迁。从20 世纪70年代最早一批相片中出现的几乎统一的色彩,到最新作品中出现的难以调解、难以和谐化的杂乱色彩,中国一次次呈现出它“此时此地”的本来面貌:从表面的一致性到真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某种“本质主义”,到不断变化中的未知和不确定。
▲成都附近的稻田,四川,1980年
于是,这位谦逊的外来人,以他对世界特有的好奇和敏感,从他令人羡慕的“特许”见证人身份出发,以每一次在中国的表象世界中的“潜水”式游历,抓住了中国的本色,并将这本色呈现出来。毫无疑问,这是我们的幸运:这双如流动的镜子一般穿越世界的纯真之眼,几次抵达中国,既记录下我们彩色的过去,更折射出我们的多样和希望。
(董 强)
▲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前的当代雕塑艺术品,上海,2010年
作者:布鲁诺·巴贝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