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京剧院创排的现代京剧《红军故事》以一名普通红军战士的视角,回望了红军长征时三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故事虽然平凡,涉及到的人物也都是革命历史时期中的普通人物,但是通过这些故事和人物,观众可以真实可感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这也是这个作品最令人振奋的地方。
该剧在音乐创新、程式化动作的化用、演员的表演和唱腔等艺术样式上进行了诸多新的艺术探索,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探索触及到了当代舞台作品不得不考虑的重要艺术维度——艺术审美的现代转换。而这些正是困扰京剧现代戏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京剧院在京剧现代戏创新发展方面的探索路径和宝贵经验值得梳理和总结。
《红军故事》由《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三个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从吃、穿、行三个人生必备维度展开,老年周国才是亲历者和见证人。三个故事又以红军精神这条核心的线贯穿:《半截皮带》中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半条棉被》里那亲密团结、严守纪律的高尚品德,《军需处长》中那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卓越源于信仰,尤其源自于那些平凡而普通的微小个体。因为他们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坚忍不拔是大树在基层的最真实写照,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落地方能生根,有根才有枝叶、有绵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成为我们民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障。
京剧《红军故事》通过《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三个故事,展现了三个不同精神维度的故事内容,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所以在人物塑造上,它探索性地塑造了人物群像,而这样的塑造正贴合红军精神中那贯穿到基层的强大精神力量。张小清饰演的老年周国才和巩丽娟饰演的周红作为讲述人,将整出戏三个故事逐一铺陈于观众眼前,穿过时光的长河,让我们重新回到长征的路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条棉被》中饰演沙洲村村民徐解秀的袁慧琴的表演和演唱。有着“千面老旦”之称的她,使得整个故事张扬着人物自身所散发的光亮。她的唱,中气十足、有爆发力,情感的点把握得体,耐听、耐琢磨、有味道。她演的人物,情感充沛,动作简洁而流畅,给人以“顺乎情,合乎理”的熨帖。她的表演,不拘泥于固有的身段、特定的表情,举手投足间都是戏,细节感、层次感带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此外,无论从年龄、身份还是行当,全剧人物都是多层次的。不管是《半截皮带》中炊事班长的饰演者李博,还是《军需处长》中军需处长火雁的饰演者杜喆等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剧中,人物与人物、行当与行当、角色与角色之间的错位与反差构筑了舞台的张力,也强化了戏曲的程式性。这种张力表达与程式呈现使得红军故事与京剧艺术之间有了畅通的渠道。整个故事在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之余,又不失艺术的灵动性。特别是军需处长临终前的那段回忆加想象,使得全剧达到了一个高潮,令观众深刻地意识到英雄人物的人性光辉与英雄气质的完美结合。
在综合性的舞台呈现里,艺术调度的高低是直接影响不同观众群体的重要砝码。导演张曼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也属于戏曲的导演艺术之路。全剧大背景像油画,厚重又兼具时代特色。舞台场景有三次大的变换:第一次是《半截皮带》中的草原写意,第二次是《半条棉被》中的乡村晚景,第三次是《军需处长》里的巍巍山峦。随着故事情节、人物情感和艺术时空的转换,三个大场景中又呈现出多次细节差异。比如《半截皮带》中又有三次灯光调度下的色彩变化——清新的蓝绿调、阴沉的灰暗感、光明的希望处……三次变化呈现三种情绪也是三种心境,与演员表演交织辉映,很好地诠释了“有意味的形式”在戏曲艺术里的表达。
京剧《红军故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了一段令我们回望的历史,这段历史不仅激励创作者和演出者,也激励观众去发现艺术背后的沉思。艺术的须臾妙相,是一种可以征服历史洪流而不被淹没的力量。笔者相信,只要为艺者心存敬畏、广求智慧,那保留在舞台上、艺术史上和观众心中的艺术,一定能够唱出不同凡响的时代之音。
作者为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景俊美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邢晓芳
图片:演出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