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作为江苏北大门,工业是发展的看家饭碗。2023年中国百强县公布,沛县上榜百强县榜单,成功迈入“千亿俱乐部”。
近日,由徐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入沛县,聚焦沛县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感受沛县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的活力生机,多角度全方位展现沛县高质量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催生新的“阳光经济”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沛县曾经以“煤城”闻名,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走过了一条绵延百年的工业发展之路,转型发展需求迫切。近年来,沛县全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把新能源产业作为“2+3”优势产业之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光伏产业实现由无到有、由有到强、由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的蝶变,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陆续并网发电,一批电池片和电池组件项目落地见效。
走进沛县杨屯镇的上海大屯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基地,5847亩采煤塌陷地如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光伏支架和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采用渔光互补模式,基地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下方水域进行鱼产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周边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据工程管理部曹明波介绍,在水深超过4.5米的地方,出于安全需要只能建设漂浮式光伏发电单元。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容量263MW,全容量并网后,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亿度。
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的华东光能是华东重机在“双碳”战略部署下全新打造的首个新能源高科技制造企业。8月8日,总投资53亿元的一期10GW N型TOPCon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投产,从签约生效日3月29日算起,到5月15日正式开工,再到8月8日产品正式下线,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跑出了项目建设的“沛县新速度”。
目前,包括华东光能、中宇光伏、鑫宇光伏等30多家企业扎根沛县,形成了一条从硅材料到铸锭、切片、电池片,再到光伏组件及电站的完整产业链,沛县的目标是打造国内最大的县域光伏产业基地,催生出新的“阳光经济”。
提升文化“软实力”
走进沛县文化馆的公益课堂,无人机课、二胡课、舞蹈课……老师们耐心地教授,学员们认真学习。“文化馆各类公益课堂已经免费开放多年,年轻、年老的各年龄段学员都有。”据县文化馆馆长王宝红介绍,群众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享受着艺术带来的欢笑和快乐。而县文化馆也成为群众“精神打卡地”,在一次次参与惠民活动过程中,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着实提升。
近年来,沛县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文化惠民为主线,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加大文化投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县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县文化馆常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大力开展免费文化艺术培训和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充实艺术培训服务的活动内容,推进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市民群众感受到了“沛县温度”。
建设“高颜值”宜居乡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走进汉源街道韩楼村,造型美观、环境优美的宜居乡村映入眼帘。柏油马路宽敞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绿树红花环绕四周,景观小品特色浓郁……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韩楼村既是典型的城乡融合型村庄,也是苏鲁两省之间别具特色的边界村。为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韩楼村按照攻坚薄弱、夯实基础、提升品质“三步走”的模式对村容村貌进行全方位整治,重点打造议事广场、方言广场、便民广场、亲水平台、文化景墙等重要节点,综合整治房屋立面、硬化道路,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党支部书记魏艳梅说,村里正在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目标就是打造“最美省际边界村”。
产业风生水起、城市美丽宜居、乡村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行走在坚实厚重的沛县大地,处处洋溢“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生机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作者:李辉 驻苏记者 赵征南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