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励——中华环境奖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苏州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吴惠生荣获生态保护类优秀奖。
中华环境奖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起,以表彰和奖励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事迹突出、具有时代感和代表性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2020年开始全国推荐,到今年正式颁奖,历时两年多。苏州市林业局积极推荐了东山镇三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吴惠生,最终获得奖项组委会的认可,是江苏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个人。
主要推荐理由是:“将一座孤岛打造成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太湖蓬莱,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倾尽30年心血
让太湖中一个普通的小岛
摇身一变成了全国知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吴惠生书记和三山岛之间有怎样故事呢?
从“孤岛”到“度假岛”
村民富起来了
三山岛是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很难想象,在30年前,吴惠生刚担任村委会主任时,这儿还是一座没有电话、没有公路、村民几乎没有收入的“三无”小岛,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1993年,吴惠生开始担任三山村党支部书记,他以老岛民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三山岛的闪光点:自然风光不可复制,生态资源丰富多样,这便是三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旅游是此时三山岛的唯一出路。
要想发展旅游业,首先就要通电通路,为此吴惠生一趟趟地奔走在各部门之间,请求政府援助。2000年,水底电缆终于穿越太湖,点亮了孤岛。第二年,全岛收取门票,开岛迎客,绿水青山开始逐步发挥经济效益。第一年门票收入6万,到2011年,三山岛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村级收入超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村民们终于富起来了。
从开发利用到创新修复
太湖水清起来了
吴惠生关注经济发展,更注重生态保护。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三山岛乃至整个太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吴惠生意识到“如果岛上看不到清澈的太湖水,必将逐渐失去魅力”。
在吴惠生的带领下,三山岛开始拆除围网,对岛内外太湖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创新实施了多层生态围隔系统技术,通过建设多层围隔,共同组成多层围隔系统,有效防风减浪,将蓝藻隔离在湿地外围,围隔内水域的浮游植物密度降低了13倍,水体透明度提升了3倍,太湖水清起来了!三山岛的生态修复模式,为整个太湖乃至全市湖泊湿地的治理提供了典型示范。
从“小村落”到“国家湿地公园”
鸟儿多起来了
2013年,三山岛正式被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唯一以社区参与共建的国家湿地,成为亮丽的生态名片。在岛上还建立了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为太湖湿地的健康“把脉”。
通过持续投入与保护工作的不懈努力,太湖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清澈的水质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引得许多鸟儿翩然而至。到目前,太湖三山岛观测到的鸟类已达到178种。
湖面上,斑嘴鸭、骨顶鸡呼朋引伴;芦苇里,棕头鸦雀、白鹭窃窃私语,鸟儿与村民共享着这片波光粼粼的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是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新时代,三山岛走在践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为苏州创建江南特色的国际湿地城市注入新的亮点。
作者:潘巍
编辑:孙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