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怎样加速成果转化?两个问号,背后都在考校如何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
今天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针对开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综合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出台《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启动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14个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围绕增添创新动力介绍最新举措和进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十分庞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找准发力点集中攻破,将有限的资源资金花在刀刃上。
项目经费让科学家做主
更大限度释放科学家的创新活力,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使用是其中关键。
专题询问现场,王莲华委员对于相对僵化的经费使用现象有个形象比喻——“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细,成了科学家们在创新路上被束缚住手脚的原因之一。
此前调研中,有科研人员反映,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计划采购A设备,可随着研究不断深化,发现B设备更贴近科研需求。但项目预算已细化,如需更改要填写一堆报表材料,耗费人力精力。
市财政局局长王华杰回应称,此前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预算科目达9个以上。今年第二季度起,《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施行,预算科目削减至3个,包括设备费、业务费、考务费。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余费用仅需提供基本的测算说明。
根据《办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更趋灵活。比如,预算调剂的权限进一步下放,科研项目中直接费用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经费包干制范围扩大,新型研发机构等项目单位可不再编制预算,自主决定经费使用。
此外,《办法》中专门指出简化科研项目的验收管理和过程管理,通过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避免多头检查。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破解“转化难”
专题询问中,委员们不约而同关注到“科研成果转化难”。
不同创新主体有各自的苦恼。有的领域,产业走在前,高校研究滞后,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迭代速度;有的领域,高校科研成果可观,却受制于本地产业基础单薄,无法有效衔接。
在毛祥东委员看来,个性问题之外,更应从中捕捉到共性规律。他进一步剖析,高校科研人员转化动力不足,其根本在于利益分配这“后半篇文章”没有做足做优。
对此,市科委主任骆大进积极回应,上海正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赋权改革试点。首批6家试点单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自2020年以来,通过成果转让许可作价等方式,相关项目的投资合同总额超30亿元。这一数字是2017年至2019年投资合同总额的近5倍。去年底,《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细则(试行)》印发后,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本市医疗卫生机构成果转化金额达近5亿元,同比增长206%。
骆大进透露,相关部门近期还将启动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归完成人(团队)所有、单位参与收益分配的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
“这对身处高校的科研人员来说,将是实打实的创新推动力,”市教委主任周亚明解释,过去职务科技成果属于科研人员所在高校,试点后,成果将赋权科学家及其团队,学校仅参与分配,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动力不足之困。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