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排左五是雷锋,最后一排左三为虞仁昌。1960年12月24日摄于抚顺望花区连队停车场。
今天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本报专访雷锋当年的连长虞仁昌——
一个名字,何以时至今日依然家喻户晓?一个人的事迹,何以深入人心,在当今依然能留下诸多感动?一种精神,何以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新的时代熠熠闪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见字如面,重温雷锋的事迹,我们依然能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在上海杨浦区一栋居民楼里,有一位95岁的老人,在雷锋离开后的日子里,无数次讲起这些事迹。在雷锋短暂的生命中,他与雷锋相处两年零八个月,曾亲自把雷锋从新兵连接回连队,又任命他为班长。他曾是雷锋的战友、连长,是雷锋成为副班长、班长,光荣入党的见证人,也是在雷锋的最后时刻,把他抱在怀里的人。
他就是雷锋的老连长虞仁昌。
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了老人的家。交流中,老人记忆深处的永恒雷锋丰盈立体,同时,一幅沪上市民自发“学雷锋”的图景也逐渐清晰。“我这一生中最荣幸的是遇到了雷锋,此生愿望就是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老人说,他很欣慰,在上海这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千千万万来自各行各业的后辈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最难忘的是初次见面的笑脸,最难受的是最后一次敬礼”
无论春夏秋冬,虞仁昌的家中总少不了关于“雷锋”的声音。
“那是雷锋,几个连长抢着要!”
“雷锋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
“雷锋所做的那些好事,让你没法不激动……”
预约来访的宾客很多很频繁,他们总是期待从老人与雷锋接触的点滴中接受最直接的雷锋精神教育。
这一天,记者来访时,虞仁昌正和老伴吴唐香在阳台晒着太阳。老人的身体已大不如前,头发花白,两耳都戴着助听器。他一边招呼记者坐下,一边用拐杖撑起身体,蹒跚地走近沙发。在此过程中,记者得以环顾客厅——这简直就是一个“雷锋的家”,铜像、照片、纪念品,处处都是雷锋的影子,似乎雷锋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缓缓落座,虞仁昌为了更有仪式感,头戴红色五角星军帽,在胸前别上雷锋徽章。老人的记忆力不比从前,老伴吴唐香说:“但是讲雷锋,他还是能说的。”
时隔63年,虞仁昌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雷锋的场景——时任沈阳军区工兵某团运输连副连长的虞仁昌,到团驻地操场参加欢迎新兵的仪式,雷锋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精神饱满,有一张春天般的笑脸”。没想到,这以后的两年零八个月时光,竟影响了他一生。
他早就听说雷锋是个好苗子,这次也是带着“任务”来的。好兵,谁不想要?但他只是搓了搓手,没吱声。后来雷锋被分到虞仁昌所在的运输连,虞仁昌乐得合不拢嘴!
相处越久他越觉得雷锋是个好兵。雷锋爱看书,每晚睡觉前都会钻进被窝翻个身就拿起书来读;爱钻研,会和教员说“我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还是个“小太阳”:外出行军时,雷锋考虑到有位战友饭量大,就把自己的饭省下来给他吃,坐火车回连队途中遇到弄丢车票的大婶,当即掏出6.4元为她补买车票,这已超过了他每月的津贴……
提及雷锋事迹,虞仁昌越说越有精神头。他继续补充:“学雷锋首先要知雷锋。雷锋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雷锋并不闲,相反运输连的任务是很重的,后来当了班长,比别人更忙。雷锋做好事大多是出差或者外出途中。说到底,做不做好事,能不能一直做好事,不是看有没有时间,而是看有没有那颗永远为别人着想的心。”
1960年11月,虞仁昌任连长后,经办了雷锋当班长、入党的手续,雷锋也很感谢虞仁昌,在日记中记录下这些点滴:“今天,连长发给我一支新枪,我真像得到了宝贝一样,乐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今天连长找我谈话,句句打动了我的心”……虞仁昌还保存着一本封面泛黄的《雷锋日记》,每每念起这些书中最令他自豪的句子,总会说:“我当了他两年的连长,他当了我一生的榜样。”
最难忘的是初次见面的笑脸,最难受的是最后一次敬礼。“雷锋在牺牲前依然牵挂连队的工作:出车回来,向我报告说汽车已到保养时间,车况也不好,送到修理所要排队,不如我们自己保养,可以早点修好。”虞仁昌回忆,“雷锋向我敬了个军礼。没想到他出去不到10分钟就出事了……”
打开记忆的闸门,虞仁昌眼角有泪。
“我是雷锋的老连长,学好雷锋、讲好雷锋,是我一生的使命”
“吴阿姨,我可以进门吗?”
门口来了一个年轻人,是缘梦之家志愿者服务社负责人徐增,虞仁昌正是缘梦之家的顾问。这对“90后”忘年交,相识已有10年。
“2013年,我在一个志愿活动上第一次见到虞老。后来,我们邀老人到学校宣讲雷锋精神,他欣然前往。”徐增回忆,这些年,老人从未收取过讲课费,“有的单位心里过意不去,提出给几十元钱以作车费、饭资之用,他一一拒绝。”
这些都让徐增大为震撼。原本,徐增做志愿服务更多的是为多拿学分,与虞仁昌接触得越多,他越是心无杂念。“90岁的老人‘学雷锋’坚持了60年,他还得过肺癌!我们这些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所以,即便毕业后工作再累,他仍坚持做志愿工作,昔日的大学生志愿组织得以运营至今。
同样被影响到的还有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2019级大学生何康臣。一次活动中,由于虞仁昌只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就问老人:“虞仁昌爷爷,您为什么只讲雷锋?不讲自己呢?”
时光回到60年前。1963年2月,虞仁昌转业前,来到雷锋墓前祭拜并拍照留念。在照片的背面,虞仁昌写了一首怀念雷锋的诗,其中“遇事想雷锋,最能勉自己”成为他几十年来的座右铭。
转业之际,正值国家经济困难,他不以“雷锋连长”的“金字招牌”挑选工作,而是劝说随迁的妻子带着孩子回虞家老宅务农,自己主动到东阳最偏僻落后的大盘山供销社工作。
“又不用照顾走后门,政策规定可以安置,为什么要放弃?”吴唐香想不通,她不愿团聚仅仅几年又重新分居。
“先回去吧,有机会再来。”虞仁昌对妻子动情地说起了雷锋公而忘私的事。
虞仁昌来到供销社不久,就准备改革流程,自己动手装运货物,免去叫装运工的成本。建议提出后,他第一个买了扁担,成百斤的煤油桶也自己抬,随后全社37个干部职工就有了37根扁担,降低了商品成本,让群众受益。
这样夫妻分居的生活一过就是16年。
1980年,已调回运输公司的虞仁昌又放弃了让妻子通过内招获得工作的机会,而是将指标给了一个困难家庭的家属。
永远想着别人,“机会”一等就是一辈子。直到最后,吴唐香也只有一份临时售票员的工作。
如今,再回忆这些往事,吴唐香想着自己一个人在家中拉扯四个孩子长大,心里有不少委屈,“他总是说要学雷锋,我理解,我也见过雷锋的,知道雷锋是好人,可我多希望他能顾顾自己家”。
嘴上有些埋怨,吴唐香心里还是疼老伴。她对记者说:“一讲起雷锋就神采飞扬,可讲完后他好久也缓不过劲来。”
雷锋精神传承60年的密码是什么?
虞仁昌的回答,语气严肃坚定:“雷锋让我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与雷锋和许多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要幸运得多,也幸福得多!因为我是雷锋的老连长,学好雷锋、讲好雷锋,是我一生的使命。”
“有时代感、吸引力的志愿服务,才是时代所需”
多年来,虞仁昌收集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雷锋资料。雷锋生前200多张黑白照片和几十年来的一封封读者来信,是老人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十多年前,虞仁昌随小儿子移居上海,又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发光发热: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虞仁昌号召成立“沪上雷锋人家”工作室,并来到沪上的院校、社区,积极参与“上海的士雷锋车队”“雷锋志愿服务队”等组织的活动。
对来家中拜访的人,虞仁昌也会提要求:“学雷锋不仅仅是上街做好事,一定要根据时代要求丰富内涵。”
“做一件好事不难,关键是长长久久做好事,这才是践行雷锋精神。”大众出租静安学雷锋爱心接力班组原组长金康生,还记得2014年11月雷锋车队成立的场景。当时,虞仁昌亲手将印有雷锋头像的“上海的士雷锋车队”和“雷锋车队”队旗授予相关负责人。
金康生5年前退休,面对单位挽留,他选择坚守岗位,在本职工作中为乘客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修鞋、理发、量血压等各类力所能及的公益便民服务。
更年轻的缘梦之家志愿者服务社95后成员徐欧阳,常被好友们打趣:“得益于陪伴老人做手工,欧阳可能是社区医生中最擅长做DIY的。”原来,在上海健康医学院求学期间,徐欧阳就被服务社指派为敬老活动的负责人。成为社区医生之后,他依然坚持做六七个志愿者组织的兼职,每月带领高校学子,走进长者之家,指导老人做手工、为老人表演节目、陪伴老人谈心。
徐欧阳还多次组织高校学生参加医院智能服务,并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参加阳康讲座,“有时代感、吸引力的志愿服务,才是时代所需”。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志愿服务,处处可为。截至今年1月,上海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600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超26%,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112小时,志愿服务项目54万个。
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用实际行动演绎着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焕发出超越时空的光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就像很多年前,雷锋在日记本上留下的文字: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
作者:赵征南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