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马桥老街庵堂里的古银杏树黄绿交织,饱经风雨却依旧遒劲挺拔,一如80年前为国赴难的马桥革命烈士严同宇,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坚贞不屈,信仰如磐……由闵行区委宣传部、马桥镇和上海吕凉戏剧艺术发展中心共同打造的原创红色话剧《严同宇》今天在上海城市剧院举行首演。该剧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为原型,奏响了“马桥之子”严同宇用生命谱写的红色赞歌。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该剧旨在充分挖掘闵行红色文化资源,用感人至深的艺术形式,演绎马桥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汇聚前行力量,砥砺强国之志。
一个至情至深的故事,一曲唱给英雄的赞歌
《严同宇》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1941年“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严同宇的成长和革命历程为主线,将个人的命运融入救国存亡的时代洪流之中。严同宇自少年起就树立了一心为国的鸿鹄之志,19岁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7月,上海爆发全民抗战活动,汪伪特务大肆抓捕中共党员。由于叛徒的出卖,严同宇等多名中共地下党员不幸被捕。面对敌特的严刑拷打,严同宇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用年仅25岁的生命谱写出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剧中,严同宇如何与俞塘民众教育馆教育长、“义勇壮丁队”训练负责人纪英华结下深厚友谊,成为忘年交?严同宇的理想是如何在一言一行中传递给了胞弟,让他也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面对狱中被敌特折磨到双脚已无法起立的爱子,严母又是如何表现出深明大义,粉碎敌特阴谋的?
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剧中穿插的多条感情线——严同宇与父亲的父子情,与慈母的母子情,与胞弟的兄弟情,与顾宛林的革命爱情,与纪英华的战友情等,答案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展现了严同宇崇高的革命理想,也将革命烈士还原为拥有真情实感的血肉之躯。
此外,通过优秀的创作团队精心打造,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生动饱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严同宇正直敦厚,顾宛林率真果敢,汪伪特务奸诈狡猾……从儿时的温馨家庭,到热血昂扬的救国宣传,从战火纷飞的马桥故里,到惊心动魄的严刑拷问,整部剧目的人物和剧情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一幅动人的本土画卷,一个立体的时代剪影
作为以闵行区马桥镇为故事主要发生地的原创红色话剧,剧中融入了许多马桥元素和意象,处处流淌着本地风土人情。剧中的主人公严同宇从小生长在马桥老街东街,沿街有马桥豆腐干店、商铺杂货摊、米店、缝纫铺、竹器坊、石灰行、理发店、银匠铺、糕饼店等;镇民既有商贾乡绅,文儒武丁,亦有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江南水乡,河湖宛迤,石桥相连,亦有外来渔夫、船工、手狮舞者、庵堂师太、教堂嬷嬷、汪伪特务、各式人等。
当年日军登陆金山卫后,沿松青公路、上松公路向松江县、上海县、马桥镇血腥扫荡、烧杀掳掠、无恶不作。马桥人民奋起反抗,成立“抗日爱国救亡联合会”“青年妇女支前救护服务队”等爱国组织,爱国义士们就在马桥强恕学校操场进行集训,前赴后继奔赴一线杀敌救国。
将这些接地气的马桥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严同宇的成长和革命历程中,不仅还原出那个年代马桥的生活场景,也将马桥的时代剪影、文化精粹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推动马桥本土文化持续传承,群众文化自信自强感不断提升。《严同宇》导演童凌表示,在创作中希望展现严同宇烈士短暂而灿烂的一生,也希望让观众看到马桥人文风貌和那一群根植于马桥文化、建设家乡、造福上海、影响中国的人物群像。
一场追寻先声的初心之旅,一部深情打磨的匠心之作
2021年冬至,在闵行区委宣传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马桥镇推动严同宇烈士归葬闵行烈士陵园。今年又在马桥公园立起严同宇烈士手挥传单的全身纪念像,并于7月7日举行了揭幕纪念仪式。此次打造话剧《严同宇》,亦是马桥镇深挖活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
从筹备到实施,从排练到展演,该剧历时10个月悉心打磨,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前期,受邀的文史专家为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素材,并与主创团队一同前往严同宇故居进行实地采风调研,追溯马桥的人文风情、地理建筑和历史特色。特别是马桥老街庵堂里的一颗古银杏树,成为了本次话剧创作的形象种子。主创团队还前往严同宇曾经的工作地商务印书馆总厂遗址实地走访,亲身感受这位马桥烈士的人生足迹。这些都为剧本创作提供了源于真实历史的灵感火花。
剧本大纲初稿出炉后,剧目主创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提供修改意见。以线上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积极提供剧作素材、交流创作灵感,为剧本的优化完善打好基础。特别是将严同宇及其父亲利用酱菜甏装铅字的真实故事融入剧本,增强了整部剧的真实性、严肃性与感染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闵行区将以原创红色话剧《严同宇》首演为契机,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本土乡情,讲好本地故事,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用守正创新的闵行实践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作者:祝越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