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闵行区的原力波啤酒厂老锅炉房,经修缮俨然是一处活化工业遗存的代表。16日,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工业设计高峰论坛”在此举行,巧妙地应了“设计无界、相融共生”的大会主题——工业遗存同工业设计相遇。
突破物理层面的描摹,工业融入日常需要一种要素接驳:实用性。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对用户需求的充分观照,参加论坛的专家和企业代表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人性化。
对实用性的考量源于产业发展背景,“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全球产业由生产者为中心变更为以用户为中心。如果企业不能为用户量身定制,就无法赢得未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刘宁指出,企业和用户之间需要建立相互选择确认的接口,这个接口就是工业设计,“它既要体现企业创造的价值,更要代表用户需要的价值。”
比如医疗器械,“我们需要非常明确:设计应该服务于医生的诊断或治病救人。任何风格上的探索、使用体验上的设计,都必须考虑是否有助于诊断或手术效率。”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与创意中心高级总经理胡忠华表示,我们会对项目设计者进行“灵魂拷问”——“如果将来器械使用到你或者你的家人、朋友身上,这个设计你能否放心使用?”
关乎生命安全,固然没有任何设计属性能够让渡给“实用”,但人文关怀总有得以彰显的细微之处。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俞晔珩描摹了一种可能性,联影正在筹备一个项目,即通过融合现实技术手段,把与患者的互动贯穿于诊疗全过程,“我们希望未来世界上每一家医院都可以有温暖的人文情怀,也可以有活泼的设计情趣”。
如果让人们在身体虚弱的低谷时刻感受到关怀是医疗器械领域工业设计的探索方向,那么与日常润物细无声地相融,则是大多数工业设计的抓手。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系主任董占勋告诉记者,在设计适应用户的时代,所谓人性化的设计不会侵入用户的生活,“甚至是当你看到它时候,就知道如何使用。”
工业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如何将冷冰冰的工程、技术,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成美好感知——与会专家纷纷表示。
作者:苏展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