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签约还有一小时,家住杨行镇东街村井亭生产队的徐尉等不及,早早来到现场。他将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要用新面貌面对这一天。
本月初,杨行镇老集镇杨泰路东侧(东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动迁签约。老徐成了首批签约住户,还获得了一笔速迁奖励费。这一天,他与老街坊们整整期盼了快20年。
随着全市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收官,城中村将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力重点。来自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全市目前正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共计54个,受益村民和单位3万户。以宝山杨行为例,除东街村外,湄浦、西街、杨北等多个城中村地块,近期都将陆续启动动迁签约,全部地块动迁工作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
期待新生:与新中国同龄的老集镇
在上海,许多城中村还有另一个“代号”——老集镇。这是一个颇有历史感的词汇。在大多人眼中,高楼林立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指征。但唯有生活在城郊地带的上海小囡知晓,市郊老集镇也曾有商贸繁盛的“黄金年代”。彼时,最时兴的货品玩具,都要到“集镇”上去才买得到。
以宝山区杨行镇老集镇,其核心区域位于松兰路以西、杨盛河以东。数百米的街面,各色招牌伸出街头,透出热闹的过往。
然而,城市演进中,也恰恰是这份热闹,造成了居住密度高,反而“成本大”“难腾退”。眼看周遭一片片高楼陆续建起,这片与新中国同龄的老集镇却成了城中村。
在这里,老式民房几乎“贴隔壁”,一抬眼便是密密麻麻的各种线路。房龄最大的建筑已逾百岁。因为租金便宜,大家都将之视为“价格洼地”。但庞大的流动人口,又增添了管理之难。疫情防控时,城中村更因设施陈旧、流动人口多成了薄弱点。眼看汛期临近,部分年久失修的老宅还将面临“外面落大雨,里面落小雨”的窘迫。
“是时候加快改造力度了”,这成了更多人的共识。连日来,从市人大到相关政府部门,各方马不停蹄地针对“两旧一村”改造召开专题会议,只为寻求更高效率、更大力度的推进方案。
改造之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城中村开发中,动迁工作成功与否是关键,而民宅又是重中之重。”在一场市人大牵头的座谈会上,一位亲历城中村改造的负责人直言城中村改造推进关键。
但实践中,真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搬出去早搬出去了”,依旧选择蜗居老房的人们,或多或少都有诉不尽的无奈。
“一家家啃、一家家定方案”,这是杨行镇老集镇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积攒的有效经验。在这一轮动迁启动时,他们专门组建了一支百人专业队伍。冒着酷暑,这支队伍走街串巷、敲门入户,仅耗时1个月,就完成了政策解读宣传、现场评估、校对审核等大量工作。
在相关负责人看来,在前期抢时间、抓进度,正是为了踩准每个改造节点。城中村改造是“长周期”项目。从规划方案、征地动迁、土地供应到建设交付,“哪一个节点都不能落下”。否则,就可能面临成本上涨、后续资金难平衡的问题。唯有更快、更大力度的推动,才能让更多居民早一天实现安居梦。
未来向往: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活力街区
与传统房地产开发不同的是,建筑物建设完并非城中村改造的终点。“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活力街区,”这是不少专家学者对城中村改造的定位。
在宝山杨行城中村项目推进中,“补缺增能”是一以贯之的原则。在提升居住品质的同时,学校、公园等种种“城中村”稀缺的公共服务配套资源也一并被纳入改造方案。
“不光要解决住,还要提前想好居民就业问题,不能让它变成‘睡城’。”在城中村改造中,宝山区还嵌入了产城互融理念,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置入更多产业空间。一方面,解决新兴产业进驻后的住房配套;另一方面,也切实解决人们的就近就业。由此,让改造后的城中村真正成为面向全年龄段的宜居宜业新空间。
座谈会上,不少专家也提出,城中村的改造不是建成就结束了。从社区、商业体、商办体到公共设施,其后续运营能力同样决定着改造是否持久。从这一角度出发,“城中村改造永远是进行时,不断运营、不断迭代”。
作者:王嘉旖
图片:宝山区杨行镇供图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