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日)傍晚5点半,太阳还未落山,暑气蒸人。在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天蒲小区,00后志愿者包思憶和数十位志愿者们,已经熟练得穿起了防护服,为6点准时开始的大筛做准备。他们负责的,是扫码工作。老旧小区空间有限,扫码不得不在户外进行,近千人的大筛他们一站就是一个半小时。一场下来,防护服、手套、口罩、面屏穿戴齐整的他们浑身都能淌出水。
“好在社区里搭起了遮阳棚,还搬来大电扇对着吹,实现物理降温。”包思憶说,“大白”们更为不易。
这两天,上海相关区域开展“3天2检”核酸筛查,各项志愿服务也同步进行。连日高温下,全市各区、街镇文明办多措并举,遮阳伞、电扇、冰宝贴等清凉“神器”一齐上场,为志愿者和居民防暑降温,确保志愿服务顺利进行,保障市民和志愿者高温天人身安全。
户外动一动,一不小心就成了“雨人”
包思憶是主动报名参与社区核酸检测的。他的理由很简单:在这个老人占到一半以上的老小区,我是年纪最小的社区志愿者,“大热天就该出力”。
但防护服下的闷热难耐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刚刚穿妥防护服,戴好N95口罩、防护面屏与防护手套,衣服已经全部湿透。”待到大筛结束后,包思憶还跟着医护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采样。没有电梯的老公房小区,不少老人家住6楼,“戴着N95跑到老人家门口已经喘得不行”。
在普陀区宜川路街道,332位负责核酸扫码、采样工作的志愿者也是早早准备就绪。天气炎热,尽管各居民区备好了冰水、冰宝贴、帐篷等“神器”,并盘活阵地资源,将采样点设在背阴处、活动室等“新空间”,分工协作开启“高速”核酸模式。真如镇街道还安排应急组在队伍之间巡查,时刻关注志愿者、医护人员、市民身体情况,随时做好人员紧急调换和应急用品提供。但一场大筛结束,志愿者们还是成了“雨人”:口罩里能倒出水珠,脱下防护服时,汗水就哗哗往下淌。
在城市的另一头,显保家维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刘显保也在挥汗如雨:18个维修服务点一天大约接到近400单居民维修电话。他总是边接着电话,边匆匆换上防护服、拎上工具包,带领团队上门维修各类家用电器。
“针对特殊群体,我们免费维修。”刘显保说,他们做好事,大家也关心、呵护着他们。闵行区文明办自上周起,陆续配置了防暑物资包325份、采样点防暑应急箱300个等作为储备物资,按需配送至相关点位,为志愿者提供必要保障。“大家伙儿给我们送来冷饮,这是把我们当家人待!”
多措并举,爱心接力传递沁凉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这份沁凉还在传递。
“40℃高温的上海街头,一台小小的免费冰柜,让我们看到了上海的另一面……”这段文字来自于一名愿者的朋友圈。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项目,在嘉定工业区南区的闹市街头,沿街有一个“爱心冰柜”。这场爱心接力,已经进行到第5个年头了。每年夏天,里面总是满满当当塞满了文明单位、爱心企业捐赠的各类冷饮。在这儿开店10余年,联盟商会志愿者、41岁的刘亚伦自然而然成为了冰柜的“守护者”。
自己也是户外志愿者,他太明白户外工作者、志愿者们的不易:“每天烈日下来来回回清扫、巡视、宣传,身上都要被晒脱一层皮,为了解渴,在外面跑的时候每天都要喝掉近10斤的水。”
周边小区多,人流量大,每每看到核酸采样志愿者,以及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来来往往,他常常主动递出水给他们。
此外,嘉定区各文明共建联盟单位还与冰柜同步设立有50多个“爱心驿站”,方便户外工作者、志愿者取水饮用。
放眼全市,普陀区文明办做好各项高温天服务保障。各街镇为志愿者配备遮阳伞、帐篷、电扇、盐汽水、冰块等降温“神器”,同时准备了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真如镇街道安排应急组在队伍之间巡查,时刻关注志愿者、医护人员、市民身体情况,随时做好人员紧急调换和应急用品提供;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积极做好高温天气下志愿者服务保障工作,各居民区除配齐遮阳棚、风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花露水等防暑降温设备物资外,还购置“冰宝贴”、降温喷雾等供一线工作者取用,为辛苦工作的志愿者送“清凉”。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