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的存量电梯上了“年纪”,安全该如何保障?这是不少老旧商品房小区面临的“窘境”。
在徐汇区华泾镇盛华景苑居民区,9岁“高龄”的电梯都被安上了“智慧大脑”——能够防患于未然,在电梯运行出现问题之前,就通过“自我体检”及时发现,并自动提醒后台的维护人员上门维修,稳稳保障乘梯人的安全。哪怕是电梯万一出现故障,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触发联动处置。
“聪明”的电梯同样可以阻止非机动车被推进楼: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响起后,电梯门便保持打开状态。
这些场景,就是上海数字化治理一个具体而微的体现。以徐汇区华泾镇为例,正以数联、物联、智联实现城区平安建设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实现城市“绣花”一样管理。华泾镇平安办主任李政说。
生活更妥帖:智慧电梯“耳聪目明”
电瓶车入户通过电梯进入楼道充电,盛华景苑居民区的“老大难”,一度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华泾镇便动起脑筋,由镇政府出资为盛华景苑增设了地下非机动车库的充电桩,又加装了智慧电梯系统。
截至目前,辖区内有百余台电梯“集体上岗”。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利用图像识别的大数据技术,可以杜绝电动自行车入梯上楼的现象。电动自行车一旦进入电梯,电梯不关门、不运行,语音温馨提示响起,相关告警信息还可同步发送至物业管理处。更“耳聪目明”的是,“大眼睛”对于电动自行车可精准拦截,而对于婴儿车、轮椅等其他代步工具,则一律“绿灯”放行。小区居民也不必再担心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而引发火灾。
“只有人数协同,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此,华泾镇将这一智能感知设备接入“一网统管”大数据管理平台中,一旦发生有电瓶车进入电梯的情况,智慧电梯发出警示的同时,平台也将同步收到预警信息,居委和物业可实时调阅电梯内的实时内部情况,必要时可前往处置。
图为相关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时的预警
在此基础上,智慧电梯还提供维保提醒功能,能将每部电梯的维保时间推送到物业和居委,一旦电梯维保时间发生逾期,将再次提醒物业和居委,直至完成维保,智慧电梯成为小区的安全屏障。
不少居民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以后楼道里就更安全了!原来每月有几十个报警,现在通过几个月的运行,居民们对智慧电梯认识度提高了,推电瓶车入电梯的现象明显改善了。“
徐汇区华泾镇盛华景苑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卓君告诉记者,电梯能够精确统计进进出出的人次,发现异常便进行预警,居民区里的群租“老大难”也一并缓解。
场景更丰富:从细微处“把脉”街区
梯控只是一个缩影。
华泾镇平安办主任李政告诉记者,在华泾镇,正全面推进在养老院、高层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智能感应设备的安装,包括消防管道水压、消防报警监控等,进一步完善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加强城市消防远程监控,提升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能级,以智慧消防筑起安全“防火墙”。
“要想人数真正协同,解决根本问题,重要的是打造智慧终端平台和智慧系统。”李政说,通过“视频监控、车辆进出管理、智能门禁系统”,搭建起“人、车、物、房”信息智能采集标识和风险动态感知预警,实现全是空智能发现;打造智慧安防系统。推广智慧安全小区管理系统,形成以政府、公安、社区、物业、居民共治的治理模式,有效改变传统社区安防模式,实现管理要素全覆盖、信息采集全方位、安全隐患全排查,提升居民安全感。
而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背后,是一张“人数协同”的大网——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让“一网统管”直达治理的“神经末梢”,汇聚“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构成“发现、收集、研判、指挥、处置、结案、评价”的闭环模式,构建高效能的指挥体系,强化智能化融合指挥,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现治理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全科”网格,推动资源在网格叠加,诉求在网格解决、任务在网格落实,同时对网格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均可量化、可追溯、可监督。
如今,技术在不断迭代,场景在不断开发。“系统的迭代更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更‘适用’。”李政介绍,街区焕然一新,生活品质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然放大,“营造物理空间的同时,更营造了舒适的心理空间,百姓向上、向善、向美的追求有了现实可能”。
作者:王宛艺
图片:王宛艺、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