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重点做到“三个紧扣”
■紧扣战略定位,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紧扣核心要义,深化制度创新。一方面,在先行先试上形成更大突破;另一方面,在压力测试上形成更大突破
■紧扣重点任务,聚焦“两特四区一中心一样板一保障”
昨天举行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扩大)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关心的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介绍了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五个新城”建设、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等方面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在先行先试、压力测试上形成更大突破
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赋予上海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引领全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力有序地推进。
龚正表示,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尽快形成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的工作成果。重点做到“三个紧扣”:
紧扣战略定位,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紧扣核心要义,深化制度创新,一方面,在先行先试上形成更大突破。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当好“实践范例”。另一方面,在压力测试上形成更大突破。聚焦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率先探索一些独特的改革任务、承担一些独特的使命担当,加大风险压力测试,当好“开路先锋”。
紧扣重点任务,聚焦“两特四区一中心一样板一保障”。“两特”,就是在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高质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区”,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核心区。做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洋山深水港区等功能载体。“一中心”,就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重点要在放宽高端服务外资准入限制、促进免税店发展、推动消费新业态提速等方面下功夫。“一样板”,就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治理样板。“一保障”,就是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
龚正表示,将充分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作用,推进全市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重点是深入推进临港新片区、科创板注册制试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进口博览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三大平台。
城市数字化转型
以“数字蝶变”撬动“城市蝶变”,弥合“数字鸿沟”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的关键之举。其中经济、生活两个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和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已发布。下一步,要以大调研促进大转型,年内加快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
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这是新供给、新动能,关键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方面,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着力打造一批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集聚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今年要重点支持100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攻关,打造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生代互联网领军企业。产业数字化方面,聚焦数字融合应用,加快促进制造、商务、航运、农业等传统行业深度转型。今年要着力打造2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平台,启动建设200个工业互联网重点场景。同时,加快形成数字城市的安全防护体系。
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这是新需求、新体验,关键是要提升群众感受度、应用丰富度、社会包容度。围绕市民全周期、多层次的数字化服务需求,通过流程再造,精准对接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各类民生服务精准性、充分性和均衡性。今年将着力打造11个生活领域标杆应用,未来三年将建成50个以上标杆应用,加快形成一批生活场景链和特色示范区。着力弥合“数字鸿沟”,今年启动了预约挂号、叫车出行等“为老一键通”试点,下一步还要推出更多“一键通”服务,让老年人更好适应和融入智慧社会。
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这是新环境、新能力,重点是以“两张网”建设为牵引,着力构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重点是在“深化、拓展、提升”上下功夫:深化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今年又确定了12个重点“一件事”,着力减审批环节、审批时间、材料提交、跑动次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坚持“四早五最”,努力做到高效处置一件事。更快发现问题,努力实现对城市运行态势的实时感知和精准预判;更好解决问题,推出更多应用场景,推进从发现到处置的全链条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再造,稳步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
“五个新城”建设
把市民“幸福清单”转化为治理“责任清单”
龚正表示,“五个新城”的定位,就是要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加强新城与上海主城区之间、新城与新城之间、新城与长三角其他40个城市之间的赋能互动、功能互补。围绕新城定位提出了“两步走”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五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GDP总量达1.1万亿元;到2035年,“五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上半年,上海制定出台了“1+6+5”新城建设政策体系。接下来,还将在人才、土地、财税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细则,同时开展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规划设计。
聚焦“产城融合”,统筹产业基地与新城建设,推动符合功能导向的产业项目向新城集聚,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一城一名园”建设。
聚焦“功能完备”,每个新城至少拥有1所高职以上高等教育机构、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个市级体育设施和1处大型文化场馆。每个新城要着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功能。
聚焦“职住平衡”,优化住宅空间布局,完善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居住与就业空间协调发展。尤其要在五个新城发展租赁房、长租房。
聚焦“生态宜居”,打造绿色低碳和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力争到2025年,每个新城至少拥有一处面积10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
聚焦“交通便利”,着力打造“一城一枢纽”,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级枢纽。
聚焦“治理高效”,把市民的“幸福清单”转化为治理的“责任清单”,优先推进显示度高、获得感明显的重大民生项目,坚持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理念,提高城市治理的精度。
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
旧改、早餐网点建设等进度快于原定节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难题。龚正表示,今年上海安排了10方面30项民生实事。上半年,各项工作推进总体有力有序,旧区改造、架空线入地、早餐网点建设等项目进度快于原定节点。
旧区改造和租赁住房建设,再难也要想办法。今年上海计划完成7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上半年已完成了53万平方米。发展租赁住房是解决年轻人住房难、住房贵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平抑房价的重要手段。上海通过新建一批、配建一批、转化一批“三个一批”,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的供应。今年要新增供应5.3万套(间),上半年完成了2.76万套(间)。同时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此外,推动更多新增租赁住房向新城、产业园区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布局。持续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让租房成为一种长期、稳定、宜居的生活方式。
针对养老服务,龚正表示,将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抓好“三个促进”。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今年计划新建养老床位5000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家、助餐场所200个,上半年已分别完成3555张、35家、133个,同时5000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正加快推进。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不断提升认知障碍照护、长护险服务、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相协同,完善护理员队伍建设等配套政策,加快发展养老照护服务、辅具用品、智慧养老等需求大、潜力大的产业。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改善市民生活、方便老年人出行的重要民心工程。今年的目标是加装电梯1000台以上。上半年,已有2653幢房屋通过居民意见征询完成加装电梯立项,已完工投入运行424台,正在施工747台。下一步,将坚持“能加尽加、愿加快加”,坚持管建并举,推动加装电梯向成片化、规模化转变,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同时完善加装电梯后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为更好满足市民便捷、快速、安全的充电需要,今年计划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10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上半年已超额建成1.26万个公共充电桩,开工建设18个示范站、12个示范小区。
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后,上海把提升品质放在突出位置。打造两岸新亮点,加快推进北外滩综合改造,与外滩、陆家嘴形成“黄金三角”,上半年880米的国客中心码头段完成提升改造。启动华东政法大学苏州河段整体风貌提升,这一段滨水岸线将打造“一带十点”的景观,目前已有两处对外开放,下半年其余八处也将陆续开放。拓展滨水新空间,推动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南拓北延。打响文旅新品牌, “七一”期间,成功展演“永远跟党走”黄浦江主题光影秀,5天吸引了超过340万人次前往观看。
作者:王嘉旖 王宛艺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