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乡愁’,只有乡村振兴才能记得住乡愁,没有乡村振兴乡愁只能是‘愁乡’。早些年大家为什么纷纷离乡而去?因为乡村落后。近年来返乡的人为什么多起来了?因为家乡变美变好了。此外,在乡村振兴中记得住乡愁,还意味着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要避免一样化、标准化、简单化,乡村要有乡村的特性。”日前,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的“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举办,300余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乡村振兴主题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以及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和基层行动者相聚论坛,共议乡村振兴、共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
据了解,“开化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致力于打造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总主题的全国交流平台。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徐勇作《“硬脱贫”与“软振兴”》演讲。徐勇认为,乡村振兴是一项改善中国农村人口状况,从根本上消除长期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差距,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大和可持续的社会工程,这一社会工程由国家发动并推动实施,需要具有相当长时间和极强韧性,与攻坚性的“硬脱贫”相比,是更需要超强智慧、韧性和耐心的“软振兴”。
“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处理好农村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中国历史上是以农为本,以农立国的国家,但是国家不直接介入农业农村,农业农村发展处于自然状态。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国家状态,国家广泛和深度介入农村,对农村社会进行改天换地般的改造。这种改造对国家理性要求特别高,需要遵循农业农村发展的自然规律。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用简单化的标准。”徐勇教授介绍, 自然状态下农业农村是一种基于社会内机制的自然变迁,这种变迁的速率十分缓慢,作为国家工程的乡村振兴是一种规划性的变迁,规划性的变迁对规划要求高,规划不当或者强制性推行规划,都有可能造成振兴失败。
会上,16位社会科学领域从事有关乡村振兴研究的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进行了学术分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对乡村振兴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进行了分析,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分享了东亚乡村发展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以《构建农政转型的中国式道路——乡村振兴研究的理论使命》为题进行报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农业大学·钱江源乡村振兴研究院”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探索。开化县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建设地,其乡村振兴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意义。论坛选择在开化县举办,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意义。
“千里钱塘,源出开化。开源之地,化外之境,乃是开化。”开化县委书记鲁霞光说,红色是开化最亮的品牌,绿色是开化最大的优势,古色是开化最深的底蕴,蓝色是开化最强的动能,红与绿相得益彰、绿与蓝相互交融,古与今交相辉映。近年来,开化坚定不移地护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畅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努力让每一个开化人都过上“绿富美”的好日子。
论坛期间,为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厚植“三农”情怀和家国情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等9所高校的学院或研究机构与开化县开展校地合作,建立了讲好中国故事基地、乡村振兴社会实验室、乡村振兴党建“1+1+1”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多元多样的实践基地,并在“开化论坛”上为开化县授牌。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表示,希望“开化论坛”成为中国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总主题的全国性交流平台,希望在未来,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政策规划、学术研究和行动实践的交流研讨,把“开化论坛”打造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成为全国从事乡村振兴的研究者和行动者都积极参与的一个年度论坛。
作者:刘海波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