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小长假第一天,非遗文化和端午文化进周浦公园展演——浦东宣卷的演唱、江南丝竹合奏、上海海派芦苇画等众多非遗文化,一色土布服装的乡村老妈妈在展台前穿针引线做香袋,巧包粽子,引来不少孩子们纷纷上前体验。香袋的香,芦苇叶的香,艾草、菖蒲的香,端午节的香气飘满整个公园。
这是由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2021周浦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暨第56届端午节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为端午佳节送上的文化大餐,通过传承传播非遗文化,共同推进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活动。
“浦东宣卷”的舞台前,周福妹等表演者把古老的曲调,创作了带有红色印记的新词,游客李娟笑着说:浦东宣卷用浦东方音演唱,亲切,好听,有味道。
浦东周浦宣卷在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是江南传统的民俗民间艺术之一。晚清时,宣卷由苏州传入浦东周浦,与浦东说书、锣鼓书、上海说唱和上海评话一样,属于为数不多的采用浦东方音、化用本地曲调的上海本土地方性曲艺品种,是上海曲艺的重要代表,体现着上海本土曲艺文化的特有风采。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去年成立了“浦东宣卷”传承传唱队,深入到学校、社区、乡村传承传唱非遗经典。
不远处,周浦镇江南丝竹民乐团的演奏悠扬动听。该民乐团在2017年被上海音乐家协会民管会评为江南丝竹优秀传承基地,2018年度综合考评中获A级乐团称号,被上海市非遗中心评为江南丝竹保护和传承先进集体。
芦苇画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年前由“牛班有书”创始人李承翰引入上海,创立了“上海海派”芦苇画。这次展演,李承翰以芦苇的秆为原料,以“一大会址”和“红旗牌”国产轿车为题材,充分利用芦苇的自然光泽、纹理、质感和辅助红色旭日背景,采用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技法,经过选、熨、刮、粘、刻、剪、编、烙、组等十几道工序,创制出形象逼真、构图合理、独具特色的大型芦苇画手工艺品。
芦苇编织也是浦东的非遗项目。周浦镇沈西村的施华鑫是一个芦苇编织能手。他用青青芦叶精心编织出乡野中各种形态的蚂蚱等动植物。老施还把芦苇编织传授给妻子朱平云和女儿以及女儿的孩子小宝。祖孙三代围在展台前,一起编织蚂蚱,一起手工制作芦苇画,成了这届民俗展演的一大亮点。
包粽子、做香袋展台前,不少游客在向包粽子、做香袋的乡村老妈妈学本领。朱惠君老妈妈包粽子、做香袋可是一把好手,此次展示会三代同桌包粽子、做香袋,其乐融融,共同传承端午文化。
自2005年端午节起,周浦镇周东村等乡村的沈寅芳、沈桂芳等20多位老妈妈坚持16年参与周浦小上海端午节民俗文化展示会。展台上放着三角粽、桑蚕粽、扎粽、小脚粽、迷你粽都是她们 的“作品”。沈桂芳包的箩蒲粽很有特色,方形的似旧时的箩蒲。箩蒲是旧时农家用来装稻谷等粮食的竹编器具。现在包箩蒲粽象征着新时代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也是对古时箩蒲的记忆。
作者:陈军贤 唐玮婕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