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画《寒夜火种》。作者:马黎明
1928年,在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低潮时期,中共地下党员盛幼宣、杨逸菲来到明强小学任教,他们用课堂传播革命思想,并在此接纳了不少战友,1932年,明强小学成立了七宝地区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作为“红色熔炉”,引导许多年轻人走上革命道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成为闵行中学美术老师马黎明的创作蓝本,他查阅众多史料,创作完成了水粉画作品《寒夜火种》。5月21日,闵行区第九届“百花齐放新时代”系列文化活动暨《上海闵行红色文化艺术展》开幕,汇集了闵行文联艺术家基于区域红色历史创作的83组近100件作品,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闵行地处上海城区近郊,具有特殊的人文环境和历史积淀,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百年来,有文献记载的出生或牺牲在今闵行境内的革命烈士以及安葬于闵行烈士陵园的英烈合计有288人。为迎接建党百年,闵行区文联自去年开始筹备《上海闵行红色文化艺术展》,组织文艺工作者挖掘、收集和梳理闵行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创作,用美术、书法、摄影、剪纸、音视频等艺术形式讴歌党的历史、致敬革命先烈。
▲水粉画《邹志淑画像》。作者:张解民
▲摄影《外婆回来了》。作者:桑炯华
展览中还有一组水粉画《邹志淑画像》和摄影作品《外婆回来了》格外引人注目,邹志淑烈士是中央特科交通员、曾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身边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牺牲,年仅34岁,当时只有3岁的女儿宋保苏(周恩来为其取名)由闵行梅陇一户陈姓人家收养,后代一直生活在闵行区。烈士生前没有留下影像,成为家属最遗憾的事。在挖掘红色资源的过程中,闵行画家张解民创作了这幅《邹志淑画像》,今年3月,画像被送到邹志淑后人家中,她的外孙吴国权抚摸着画像动情地说:“素未谋面的外婆回家来了!”这一场景被桑炯华的镜头定格,形成摄影作品《外婆回来了》。
据悉,展览共分为“忆峥嵘岁月 讲红色故事”“向英烈致敬 与历史对话”“传百年风华 建千秋伟业”三部分,分别再现历史场景、事件、纪念地,展示烈士诗抄、家书、肖像以及英烈后人的传承和社会各界缅怀纪念。
据悉,《上海闵行红色文化艺术展》后续还将深入各镇街道进行巡展,打造走进市民身边、学习重温党史的生动课堂。同时,该展览也是“五五购物节·品质生活直播周”重点项目之一,将在多个平台进行直播导览。
▲张永千和他创作的紫砂雕塑《抗战双雄》。
此次展览的开幕,也标志着闵行区第九届“百花齐放新时代”系列文化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百花齐放系列文化活动”是闵行文联打造的特色品牌,至今已举办九届,被全国文联作为优秀案例进行推广和宣传。今年的活动以“风云百年、辉煌时代”,为主题,将开展红色戏剧展演、红色艺术展览和红色文化讲座等58场相关活动。原创红色剧目的展演和巡演是今年的一大看点,以闵行红色历史为蓝本,区文联先后组织创排了《飞越七号桥》《相约梅家弄》等5部沪剧以及话剧《明强红韵》、剪纸影戏《奇袭沪闵路》,将于今年6月进行“建党百年、闵行有戏”集中展演和巡演,用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红色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作者:周渊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